【門窗幕墻網】自省建設廳印發《浙江省鋼結構行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和《浙江省推進鋼結構裝配式住宅試點方案》以來,省鋼結構行業協會邀請專家對三年行動計劃中的條文進行解讀、釋疑,結合走訪鋼結構企業過程,摸清相關企業的實際情況,定制一套切實可行的落實舉措,將三年行動計劃中目標任務分解各個鋼結構企業予以落地。全省鋼結構企業迸發出加快行業發展的決心和熱情,加快自身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我省鋼結構行業發展成效顯著。
我省鋼結構產值躍上新臺階,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2018年,我省鋼結構總產值達626億元,2019年,鋼結構總產值700億元,增長11.8%,2020年據不完全統計,我省鋼結構總產值達800億元以上,增長14.3%,占全國鋼結構總產值10.2%,鋼材總量789萬噸;其中,完成以鋼結構工程為主的建筑工程總承包產值127億元,新簽總工程承包合同額達442億元,比2019年增長15%以上。
鋼結構裝配式建筑發展迅速,已成為綠色生態建設的主力軍。至2020年底,完成鋼結構裝配式建筑面積達2501.4萬平方米,比2019年增長約25%;完成鋼結構裝配式住宅面積達251.3萬平方米。
鋼結構建筑質量大幅提升,已成為我省建筑品牌的金名片。浙江鋼結構企業承接的鋼結構建筑精品力作多、海內外重大標志性建筑工程多,是浙江鋼結構企業的一張金名片。據統計,2018年至2019年,浙江鋼結構企業創“中國鋼結構金獎年度杰出工程大獎”2項、“中國鋼結構金獎”83項,2021年由中天集團總承包、浙江東南網架股份有限公司專業承建鋼結構的杭州亞運“大蓮花”體育場項目榮獲國家“魯班獎”,2018年至2020年會員單位參建的工程項目有21項榮獲國家“魯班獎”,杭蕭股份有限公司承接的杭州市新地標建筑“杭州之門”也獲得一致稱頌。
鋼結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推動了建筑建造向建筑智造快速轉變。智能制造獲得突飛猛進。鋼結構企業建立國家、省級和市級各類技術中心超過50個,建立研發中心的一級企業達到50%,創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有5家,生產制作車間新建智能制造生產線的有180多條,新建使用機器人的制造生產線的有20多條。2019年度浙江精工鋼構集團子公司徐國軍總經理團隊和浙江大學童根樹教授的“高層鋼-混凝土混合結構的理論、技術與工程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18年浙江大學羅堯治院長、教授的“空間鋼結構試驗與檢測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鋼結構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國內先進的鋼結構企業集群和行業優勢進一步凸現。通過企業生產要素整合、資源配置和企業的轉型升級、技術進步,超過10家鋼結構企業成為施工能力一流、資金實力雄厚、智能制造領先和創新人才集聚的建筑工程總承包商,近20家鋼結構企業成為專業施工強、制造技術精、市場適應快的成長性鋼結構建筑營造商。
鋼結構行業的影響不斷擴大,行業美譽度和社會認同度進一步提升。2019年和2020年,國務院政策研究室、住房城鄉建設部、中鋼協和中建金協會領導多次來我省杭州蕭山、紹興等地調研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的開發、建設情況,各省、市、自治區兄弟協會也來我省學習取經,我省的鋼結構裝配式住宅技術開發與工程應用得到政府主管部門和兄弟協會的高度評價。2019年底,成立浙江省鋼結構產業聯盟,作為打通鋼結構上下游產業鏈的平臺,推動建筑工業化大發展,形成立足國內、輻射國際的功能齊全的鋼結構建筑產業鏈條和產業集群,在國內外鋼結構建筑市場具有廣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