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到了,淡季也跟著到了。今年的淡季由于加了樓市調控這個元素、加了物價飛漲這個元素而顯得尤其不好過。
一些門業經銷商老板于是想到了“節流”,可怎么節流呢,砍掉銷售團隊?停止日常經營?或者……在陶瓷圈摸爬滾打多年,我覺得還是有勸誡各位老板的必要,淡季里,有些事情還是不能做。
一、裁員
——生意不好,沒有利潤來源,只有通過裁員來縮減開支,哪怕是保住成本,也就能夠期待旺季的“生意興隆”了。
事實上,這是很多門業經銷商企業采取的慣用做法。一到建材 銷售淡季,大量的業務人員與銷售員都會有一種緊張的心理,那就是擔心企業的“裁員”大棒落到自己頭上。有時候他們也挺理解企業的,畢竟到了淡季,生意不好,企業不可能在這幾個月都入不敷出,裁員是必然之道。于是到了淡季,很多陶瓷企業本來熱鬧的辦公室一下子冷清了,有些門業經銷商到了淡季就只剩下四五個人(甚至還包括門業經銷商夫婦二人)。
而這樣的做法只能導致一個結果:門業經銷商企業無法建立一支優秀的、凝聚力強的營銷團隊,也無法擁有一個強大的、忠誠的營銷網絡,最后往往導致經銷事業的半途而廢。
二、給員工放假
——因為考慮到工作的延續性與企業的口碑,不想裁員,但又實在沒有多少工作安排,怎么辦?總不能白養著這些人吧,于是只有放假。
我任某陶瓷企業銷售管理部經理時,一到年前年后的那幾個月份,就經常接到某些門業經銷商老板的電話或傳真,意思是淡季到了,生意不好,都要給員工放假,工作該如何如何等。而且放假的時間還不短,往往是一個月到兩個月不等。
這樣的做法也有一定的“危險性”。放假的目的是什么?當然是節省開支,但是一到再次開工的時候,往往會有一些人才流失,甚至可能是骨干人員“另擇高枝”了,實際上損失的更多。
三、放松服務
——由于考慮到終端網絡淡季銷售的特點,也考慮到自身服務的成本,于是便在淡季放松對網絡的服務。
前三點主要說的是門窗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與管理,這一點說的是門業經銷商企業對下游網絡的服務問題。事實上,門業經銷商淡季的到來是跟隨在終端網絡的淡季之后的。因為沒有“生意”,門業經銷商便理所當然地認為不需要給網絡多少服務,再加上企業人力資源的變化,便放松了服務,而終端網絡也不因為淡季的原因不要求服務,兩廂情愿的結果是“服務匱乏”。
四、松散式管理
——門業經銷商企業達到了一定的規模,不能裁員,但也不能給員工放假,因為一旦放假,極有可能動搖軍心,于是采取松散式管理。
也有一些陶瓷經銷企業采取松散式管理的方式來“對付”淡季。譬如說上、下班的時間要求不是那么嚴格,平常要求的業務量也跟著相應調整,甚至包括待遇上的變化等。而且他們也有一個很好的理由,大家都忙了那么長時間,是應該給他們一些時間去放松一下了。
松散式管理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心渙散。一個企業的管理風格是需要長期堅持才能形成的,“三天打網、兩天曬網”式的管理只會令員工對公司的管理制度形成心理上的輕視,進而影響企業的權威與管理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