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膠粘劑是一類市場廣闊、應用廣泛的化工材料。2020年,國內膠粘劑需求量約910萬噸,市場規模達1200億元。過去5年,膠粘劑消費量年均增長率約5.8%,詳見圖1。
應用集中在三大市場
從下游來看,建筑、包裝和木材加工是膠粘劑應用較為集中的三大市場,消費占比分別為29%、21%和14%,詳見圖2。此外,膠粘劑還應用于交通運輸、纖維加工、紙品加工、制鞋與皮革等行業,但消費占比均在10%以下。
作為膠粘劑的第一大下游應用,建筑行業的需求可劃分為傳統建筑、裝配式建筑和其他三個領域。裝配式建筑是指把傳統建造方式中大量現場作業工作轉移到工廠進行,在工廠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構件和配件并運輸到建筑施工現場,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在現場裝配安裝而成的建筑,相比于傳統建筑在節能和環保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其他領域主要包括橋梁、大壩以及其他基建等。
在“十三五”期間,受多項國家政策帶動,裝配式建筑迅猛發展,對膠粘劑的需求也水漲船高。2020年,在建筑膠粘劑市場中,傳統建筑和裝配式建筑的需求分別各占39%和24%。詳見圖3。
裝配式建筑引領需求增長
在傳統建筑領域,膠粘劑的應用包括建筑幕墻、門窗等裝飾密封和中空玻璃加工三個方面,市場規模增長較為平穩。在幕墻和門窗中,膠粘劑(通常稱作密封膠)主要用于承受接縫位移以達到氣密、水密等目的;在中空玻璃中,膠粘劑用于多層玻璃間隔處的密封。
過去10年,在政策與市場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我國建筑幕墻新增建筑面積和中空玻璃產量增長顯著,相比之下門窗等建材的產量增長較為平緩。相應地,傳統建筑市場中膠粘劑的細分應用占比呈現出變化趨勢,幕墻和中空玻璃的需求占比提升,而門窗的需求占比逐漸下降。2020年,三種細分市場的需求占比分別為48%、32%和20%,詳見圖4。
在“十三五”之前,關于裝配式建筑的政策出臺較少,且沒有給出明確發展目標,因而市場發展緩慢。2015年,我國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只有0.7億平方米左右,在當年新建建筑面積中的占比僅約3.4%。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提出我國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將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30%。2017年,《“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出臺,要求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其中重點推進地區要高于20%。
在政策帶動下,裝配式建筑在“十三五”期間呈現爆發式增長。2020年,我國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達到6.3億平方米,過去5年年均增長率高達55%,詳見圖5。年度內,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總面積的比例達到20.5%,超額完成了“十三五”發展目標。
裝配式建筑以部件預制化為核心,采用系統化設計、模塊化拆分、工廠制造和現場裝配的建造流程,構件拼接后會產生數量眾多的接縫,導致其單位面積用膠量顯著高于傳統建筑的需求。受這一因素影響,僅經過5年左右的發展,裝配式建筑對膠粘劑的需求已達到約60萬噸,成為膠粘劑行業最受關注的下游市場之一。
另一方面,裝配式建筑所使用的膠粘劑與傳統建筑存在差異,主要由于裝配式建筑中混凝土構件表面特性及板塊位移等因素,其對密封膠粘接性能、彈性、耐候及可涂飾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傳統建筑用硅酮膠雖然具有較好的耐候性與低模量(高彈性與位移能力),但在混凝土構件的粘接性和可涂飾性方面較差,與裝配式建筑匹配度不如改性硅酮密封膠(MS密封膠)。
預計,未來5年,裝配式建筑將在政策影響下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按照2025年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總面積30%測算,屆時膠粘劑需求量將達到約105萬噸,年均增速達10.8%。在其帶動下,預計2025年建筑膠粘劑市場需求約340萬噸,年均增速約5.3%。
整體來看,裝配式建筑對膠粘劑的需求將是未來5年建筑膠粘劑最大的增長點。而在裝配式建筑占比提升、傳統建筑占比下降的過程中,硅酮密封膠向改性硅酮密封膠的需求轉變將成為建筑膠粘劑行業最主要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