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就裝配式建筑而言,進入了國家層面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10年頂層規劃的“下半場”。從今年上半年各地政策方面動作來看,地方支持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力度繼續加大。云南、四川、黑龍江等地發布了“進一步促進裝配式建筑發展”方面的政策,明確今后一段時期的發展目標;廣東、北京、江西等地則推出了一批地方標準。
“國家層面是頂層設計,地方層面是配套跟進和抓好落實。”安徽省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總工程師王榮村對《中國建設報》記者表示,“十三五”期間主要做一些細致的、基礎性的鋪墊工作,保證裝配式建筑的發展質量。目前,合肥市裝配式建筑“十四五”專項規劃已經編制完成,正交由合肥市政府審查。專項規劃結合當地實際制定了五方面的目標,將進一步加大裝配式建筑在社會投資項目中的推廣普及力度。
加大支持力度
今年4月,云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裝配式建筑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新建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和市政設施,原則上應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鼓勵和引導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此外,還鼓勵市場主體拓展融資渠道,通過上市融資、債券融資,籌措發展資金,提升發展能力,充分調動各方市場主體積極參與。
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的《提升裝配式建筑發展質量五年行動方案》明確了當地5年發展目標: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40%,裝配式建筑單體建筑裝配率不低于50%;基本形成主要構件、部品部件標準統一的市場供給體系。在具體任務上,要求政府資金投資或主導的項目要帶頭推進裝配式建造技術,社會投資項目也要加快推廣使用。此外,方案還提出引導企業發揮工程總承包統籌設計、施工優勢,培育10家具備整合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能力的工程總承包龍頭企業。
6月,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對《安徽省裝配式建筑發展“十四五”規劃》進行征求意見。根據征求意見稿,安徽的目標是到2025年,各設區市培育或引進設計施工一體化企業不少于5家,并形成集設計、生產、施工于一體的裝配式建筑企業,產能達到5000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30%;培育50個以上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和3~5個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區。
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14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力爭全省裝配式建筑在“十四五”期末占城鎮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30%。哈爾濱市被確定為重點推進地區,要求到“十四五”期末,哈爾濱市裝配式建筑占該市新建建筑面積比例力爭達到40%。具體推進措施包括:擴大實施范圍、強化用地保障、加強全過程監管和提升產能規模等。
在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裝配式建筑事業部負責人劉威看來,今年因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裝配式建筑在整個社會層面受到了更多關注。另外,今年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是各地推進的力度更大,尤其是一些省會城市,要求100%采用裝配式建筑的項目更多,而且裝配率的要求也很高。
細化技術要求
各地除了制定近段時間發展目標外,也對裝配式建筑相關政策進行細化,涉及要求嚴格落地、明確技術問題、出臺地方標準等。今年1月,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對裝配式建筑部分技術問題進行了明確,包括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最大適用高度、預制裝配式樓板的應用范圍要求、高精度模板工藝的選用、預制裝配式樓板的認定等問題。另外,隨著裝配式建筑實施能力的提升和工藝技術的進步,重慶還更新了地方版裝配式建筑的裝配率計算細則。4月,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印發的《關于嚴格落實裝配式建筑實施要求的通知》提出:確保政府投資建筑工程項目以及土地出讓環節已明確裝配式建筑實施要求的社會投資項目嚴格執行相關規定;未落實裝配式建筑實施要求的政府投資項目不得通過初步設計審批;未按規定落實裝配式建筑實施要求的,審查機構不得出具施工圖審查合格書;企業不得擅自變更經審查合格的施工圖設計文件等。
上述云南省文件還提出,考慮云南高烈度抗震設防的實際,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要積極穩妥推廣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有效提升其在新建建筑中的占比;要因地制宜應用木結構建筑,體現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另外,應結合地方實際,充分選用預制部品部件;裝配率和實施區域范圍結合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除此之外,廣東、北京、江西等地發布一批地方標準。今年3月,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技術標準》。6月,北京市同時推出了《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施工現場裝配式路面技術規程》等22項地方標準;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批準發布了《裝配式建筑預制混凝土構件生產技術標準》和《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
“現在很多地方都在制定更詳細的政策要求,比如地方標準、施工指南等。隨著標準的進一步完善,企業更加有規可依,只要按照要求和流程做就行,不僅企業好操作、政府也好管理。當各方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后,裝配式建筑的推廣也將更加容易,中間的過程還是必不可少的。”劉威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