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中國經濟寒冬如約而至。2009年春,陽光沐浴大地,萬物復蘇,“小春潮”似的增長給企業信心,給國人希望。在寒潮與暖流的交織中,在悲觀環境的樂觀上揚中,建材 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市場走向又將何去何從?交織中的期望,是否真的會向著預期的方向伸展。
近日,本報記者通過對行業的深度調查和了解,將當前市場存在的寒暖流元素進行詳細地分解和剖析。希望能給在激烈的商戰競爭中的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資源,讓您力挽狂瀾,從而運籌帷幄,最終加速發展。
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
這句話印證了木門 行業現在的處境,
金融危機給行業帶來的不僅僅是危險,
同樣,在危險的背后也意味著空間、機會,
只是我們要在這個十字路口做出選擇,
無論是選擇海水,還是火焰……
春天的到來,確實給萬物以希望。木門行業迎著政策的春風、市場的春風勇往直前,有著比黃金還珍貴的信心,有著比物種更紛繁的策略。支援災后重建,搭乘房產回溫快車,提速翻新裝潢服務,依舊占據建材出口窗口。經濟暖流,不僅僅帶來意向中的希望,更帶來切切實實的收獲。收的信心,堅定了播的信念。
春季雖好,在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中,“寒春”的境況并不能讓每個商家都滿意,都知足。競爭異常的激烈殘酷,企業大踏步進入轉型期;二、三級市場競爭端口的白熱化,大品牌的渠道擴展,“外銷”企業的大量轉內銷,行業的洗牌格局加速發展,家居 市場呈現出真正“?!闭邽橥醯男戮謩?。誰都不敢掉以輕心,誰都不敢妄自稱大,寒流風暴的深刻影響還將繼續。
暖流風潮:
災區重建——良性循環鏈的新開端
地震帶給了我們無盡的悲痛,滄桑憔悴,傷痕累累,但生活還要繼續,家園重建還要前行。目前,伴著春日的暖陽和國家的優惠政策,災區民眾的重建熱情在高漲,順應而來的就是建材 發展的又一市場增長點和拉動期。
內需劇增,災后重建成為一個新興的工程。支援災區建設,既是每個企業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同時也可以在需求的刺激下拉動建材制造業的發展,良性循環鏈的發展值得關注。據估計,隨著交通、住房等內需的加大,建材價格預計明年還會走高。
建材出口大國地位依舊——市場開口依然開闊
中國是世界建材出口大國,天然石材、玻璃纖維紗、平板玻璃等產品的出口占世界貿易量的40%—60%,水泥及熟料、加工玻璃、高嶺土等產品的出口量占世界貿易量的20%—30%。目前,中國的建材產品已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物產豐富,勞動力資源充足,整體建材平均出口價格僅有發達國家市場價格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利潤空間大,市場發展空間廣闊。盡管金融危機席卷,但是風暴必將過境,2009年,中國仍然會保持出口大國的地位。
春季房交會,助推房產回暖
房交會,作為每年房產走向的風向標,標桿性的旗幟始終給予市場重要的引導。今年,雖然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房產偏冷,但房交會的啟動依然給房產回暖注入很大活力?!皟灮葙彿看筚u場”,“ 集中看房,集中選房,集中購房,集中優惠”等花樣和促銷手法,吸引眾多消費的眼球,網羅眾多消費者的購房欲望。
翻新裝潢服務的開拓,二次裝修市場將激活
由于目前家裝行業內承接“翻新裝潢”業務及規范服務的企業幾乎為零,供不應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在深圳家居 業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目前以全國連鎖著稱的居眾裝飾等眾多裝潢公司也看準了這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開始進軍翻新裝潢市場。有業內專家預計,僅翻新裝潢這一項業務,就可帶動包括建材、家具、家電、軟裝在內的眾多商家,預計將超過100億元需求總量。專家預測:家居“翻新裝潢”服務將激活二次裝修市場,成為家裝行業的發展新動力,今年底至明后兩年,“翻新裝潢”市場需求即將井噴。
寒冬風暴:
企業步入轉型期
經過2008年的寒風突襲,2009年,企業走到風口浪尖。為了過冬,不少企業開始緊縮銀根,降低消耗。但也有企業認為這是 “反周期”成長,他們認為,危機即良機,當前恰恰是“尋獵廉價資產、謀求戰略轉型、試水低谷擴張”的戰略機遇期。
對于企業而言,2009年是寒冬環境的確毋庸置疑,作為轉折點,作為分水嶺,競爭異常激烈、殘酷。2009年是儲備期,也是冬眠期。部分企業收縮戰線,保存實力“過冬”,也有部分優秀企業逆市而上,乘機加快了連鎖擴張的步伐。不管如何布局,2009年都將是企業轉型的關鍵時期。轉型期,迎接風暴的承受期。
二、三級市場白熱化的競爭端口
目前,業內認為,一級市場已經趨向飽和,無論是消費市場還是企業的經營策略,都在隨著寒冬的逼近而在向二、三級市場逐步轉移。
面對知名大品牌的迅速擴張和對部分市場份額的壟斷,面對專注國外市場的企業紛紛轉向國內,一級市場競爭慘烈,二、三級市場形成白熱化的競爭端口。割分市場難,分“一杯羹”難,度過生存期也難。條條亂麻,纏繞牽絆。
行業洗牌還將繼續
蛋糕在縮小,行業洗牌仍將繼續。2008年家居 賣場感覺到明顯壓力,打折促銷一浪高過一浪。春節后,一部分家具分銷商面臨倒閉、被迫退出,很多賣場出現招商不足的局面。而入駐商戶及品牌,也陸續出現了調整的跡象。業內人士預測,2009年對于家居賣場來說,將是入駐商戶及品牌調整的一年。
有些建材 企業由于在每個賣場都有店面,擴大了銷售渠道的同時也提高了成本,壓力下不得不考慮縮減部分開支。行業洗牌,優勝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