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近幾年,隨著房地產行業增長放緩和國家政策鼓勵,整裝之風越吹越勁,無論是家居企業,還是房地產企業,亦或是場外玩家,爭相涌入賽道,都希望掌握流量入口,制霸整個行業。
僅2020年,全國就有46項全裝修/精裝修的相關政策,其中國家級政策2條,省級政策9條,市級政策35條。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整裝趨勢顯然會愈演愈烈。
整裝剝奪了消費者通過硬裝實現個性化訴求的機會,對個性化有極致追求的Z世代,就會通過其它渠道使自己的話語權得到滿足。
軟裝行業在旺盛的個性化訴求之下,也將迎來新的機遇。
一、市場空間巨大,軟裝是一片藍海
根據巨量引擎發布的《2021中國家居行業洞察白皮書》數據,女性、三十歲以下、小鎮青年成為了目前線上家居用戶的典型標簽。雖然家居人群用戶量依然以31—40歲為主,但24—30歲的TGI(偏好度)則以114占據首位。
Z世代正在逐漸成長為消費市場的主力,有時間、有精力、愛表達的年輕人會提供大量可供挖掘的消費潛力。
據億歐智庫估算,2020年,國內家裝軟裝市場規模為1.59萬億,復合增長率為15.5%。距離東吳證券2016年測算的2.7萬億軟裝市場最終預估,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在億歐智庫《2021年中國家裝行業數據中臺研究報告》中,近三年,軟裝市場占家裝市場百分比分別為41.77%、43.38%、44.92%。
可以看到,軟裝在家裝中的占比是持續提高的。隨著全裝修/精裝修的政策不斷落地,軟裝也將承載消費者越來越多的個性化需求。
事實上,這種大趨勢早在部分一二線城市顯現。根據中國建筑新聞網的報道,2014年,成都市民軟裝平均花費超過6萬元,占比首次超過裝修費用的50%。
軟裝行業在很長時間里,都是一個DIY的概念,成體系的方案規劃更多僅存在于部分中高端服務中。這導致專業性服務難以大規模落地,產業鏈分散長期存在,進入門檻極低。
在一個快速增長的行業中,極低的門檻會讓行業整體服務水平差、方案同質化嚴重,呈現混亂局面。
在數字化思維成為主導的當下,借助互聯網平臺與數字化工具,軟裝行業也面臨重構運營模式和流通鏈路,向規范化、專業化的方向迭代,進而形成正向循環的問題。
二、三種嘗試助力軟裝行業升級
軟裝行業迭代升級大部分以“平臺思路”為切口,通過在線設計和交易將消費者、服務商和供應鏈聚合起來,在平臺上進行信息分享、需求對接甚至完成交易。
事實上,近幾年軟裝行業的平臺建設,業內的探索并不少,最典型的就是阿里的“躺平”,雖然其定位是整個家裝平臺,但也是以軟裝呈現和效果分享為最前端入口。
盡管平臺思路是軟裝行業數字化升級的主要方向,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也呈現出了更多元、豐富的探索路徑,交易、社區、供應鏈整合……每一個方向都有不一樣的玩法。
◎做軟裝交易平臺
如何讓消費者的需求釋放足夠充分,設計師的專業又能及時參與其決策過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做平臺。
將家裝公司、設計師、供應鏈全部囊括進來,只要出現在平臺上的軟裝產品都會和電商平臺進行鏈接,從而實現成交。
但這個邏輯在家居行業遇到了一個特別窘迫的困境,低頻導致用戶蓄不起來,最后就是一批又一批的用戶將社區當作一次性工具,用完即走。
平臺方必須不斷地吸引流量,才能將這個龐大繁雜的分享、設計、購買、交付系統運轉起來。漫長的服務鏈條上,任何一個環節沒做好,都將面臨整體口碑的垮塌,這也是當下沒有一個頭部平臺跑出來的主要原因,很多最初設想做平臺的公司最后都做起了B端生意。
◎做生活方式分享社區
怎么才能將低頻的家居用戶蓄在平臺內呢?那就是用高頻場景吸引用戶留下來。簡單說,就是將平臺屬性轉變為生活分享平臺,而不簡單是家裝或軟裝,這也是阿里在“躺平”之外,還上線躺平社區的原因。
但從家居切入到生活分享平臺,企業面臨著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小紅書、抖音等平臺的直接競爭。既然都是生活分享平臺,再做一遍會有任何優勢嗎?這就導致了阿里兩款APP做得都不盡如人意。
當然,躺平的布局已經很好地將目前主流的家居分享社交平臺的玩法呈現了出來。包括好好住、一兜糖等社區,事實上都是類似的玩法。
◎設計工具平臺化
設計工具平臺化也是嘗試的方向之一。
當前很多設計軟件事實上都有自己的軟裝解決方案,前端可以在門店、家裝公司、線上等各個環節占據決策節點,后端可以直接鏈接供應鏈。
構想是非常好的,因為整個家裝線上化事實上也是以設計軟件作為核心構件進行嘗試的。但整個行業的整合,注定是一個艱難而又漫長的歷程。
這個過程中,不斷地試錯,不同地區的不同整合策略,不同環節的不同銜接邏輯等問題,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都過于沉重。
◎B端供應鏈平臺
在全流程平臺遇阻的情況下,我們看到部分腰部企業開始專注于某個高效率的環節,從而跑通商業模式。最典型的就是做B端生意的供應鏈平臺。
比如全屋優品專注于供應鏈整合,通過與裝修公司、設計軟件等前端流量入口合作,提供一站式軟裝解決方案。
比如巢搭配專注于軟裝定制B2B模式,通過撮合需求方和供應商直接對接,進而再拓展成品、門店及家裝公司等領域,給企業提供一站式軟裝服務解決方案。
三、軟裝一體化將成必然趨勢
社區分享平臺、設計平臺、供應鏈平臺基本囊括了目前軟裝數字化平臺的主要思路,也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無論是從C端切入的社區分享平臺,還是從設計端切入的工具型平臺,亦或是從B端切入的供應鏈平臺,他們的最終的擴張邏輯,都是提供一站式軟裝解決方案。這已經成為業界共識,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實現它。
對于逐漸成長起來的新一代消費者而言,他們的需求更加多元,審美也在穩步提升。更愿意相信和選擇專業機構給出的解決方案,但也更看重產品與自身需求的匹配。
作為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品類,軟裝服務需要在個性化與標準化之間做出平衡與取舍,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固然能夠提升客單值、做到統一搭配,但也會使SKU基數增大,增加管理難度。
對于正在轉型的生產廠商而言,標準化、批量化是提效降費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發展必然趨勢。而如果能通過足量的數據衍算,將個性化產品拆解成標準生產,再通過平臺與消費需求對接,或將形成健康的模式。
無論是消費者對個性化元素的追逐和一站式購物的需求,還是企業產品標準化之下對多元需求的滿足,亦或是平臺對利益最大化的現實考慮,軟裝一體化顯然都是正在進行時。
隨著年輕消費者的進一步成長,全裝修/精裝修政策的進一步落地,軟裝行業可能仍處于爆發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