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樓市已進入高位橫盤時代,未來賣房難度要遠遠大于買房。
自7月23日住建部等8部門聯合發文重拳出擊整頓房地產市場以來,北京、深圳、廣州、成都、杭州、衢州、東莞等多個熱點城市“限令”齊發,樓市調控的高壓態勢再度升級,涼爽的秋意席卷了整個樓市。
事實上整個上半年中國樓市行情猶如過山車般起伏波折,漲跌齊現。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房地產市場累計調控超過320次。“兩集中供地”、“滬十條”、“滬七條”、打擊代持及眾籌炒房、嚴查經營貸、設立二手房參考價格、新房積分搖號、嚴限學區房等各項調控密集出臺,調控持續加碼不斷升級。
今年6月,財政部等四部門發布了《關于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礦產資源專項收入、海域使用金、無居民海島使用金四項政府非稅收入劃轉稅務部門征收有關問題的通知》,在業內引起了極大的震動,被業內人士解讀為“中央出手終結地方土地財政”、“抑制地方賣地沖動”,將會壓縮地方政府對土地出讓金的支配權。
可以預見,相關政策接連出臺,未來房企項目的投建將會更加謹慎理性。下半年房地產行業的階段性降溫也將會延續下去。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房地產行業作為我國經濟支柱型產業,也是涂料行業的重要下游之一,且多年來房地產行業對于涂料的需求和拉動都是巨大的。目前我國建筑涂料是涂料中產量最大的品種,占涂料市場51%,約等于153萬噸,年均增長速度達9.7%。
在建筑涂料的應用上,房地產的興旺對其影響較大,房地產市場越發達,則建筑涂料需求越大。2020年,全國房地產新開工施工面積最高的幾個省市處在東部沿海一帶,主要聚集在華東地區。其中,山東、廣東、江蘇、浙江等地房地產新開工施工面積突破1.5億平方米。
從全國涂料生產情況來看,我國涂料主要產量在華南、華東、華中、西南以及華北地區,東北和西北地區產量最少。2020年,涂料行業重點生產地域為華東、華中、華南三大地區,三大區整體產量占全國總量的75.5%,其中華東地區涂料生產占到全國的36.65%。
今年3月,《2020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首選供應商服務商品牌測評報告》公布,在首選品牌涂料類榜單中,立邦以18%首選品牌率位列榜首;三棵樹以1%的微弱差距落后立邦,位居第二;獲得第三位的是亞士漆;固克與富思特并列第四位;占據5-10位的品牌分別為嘉寶莉、美涂士、德愛威、巴德士、經典、久諾、華潤漆、傳化漆、多樂士專業。
涂飾商情記者在人民法院公告網查詢了解到,截至8月24日,2021年破產房企數量已超過750家,全國共有358起并購行為發生在房地產行業。
而隨著近幾年房地產市場進入下半場,在“三條紅線”的壓力下,對于房地產的供應商涂料企業來說,貨款的支付更加舉步維艱,進一步加大了涂料企業應收賬款回款風險,導致了壞賬率的提升,也是壓垮數千家中小型涂料企業一根稻草。
比如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恒大暴雷事件,眾多涂料品牌就被迫欠款,回收之路逐漸漫長。據不完全統計,嘉寶莉、凱倫股份、展辰新材、華潤漆、巴德士、科順股份、東方雨虹、亞士漆、富思特、美涂士、立邦等涂料企業均與恒大建立了合作,且采購金額高達十幾億。這些曾讓涂料龍頭企業無比榮耀的訂單合作,如今在賬款支付、票據兌付等方面陸續爆雷。
就拿國內上市的涂料企業來說,截止2021年一季度末,東方雨虹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達到89.60億元,亞士創能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達到21.29億元。2020年末,東方雨虹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2.28億元,亞士創能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1.60億元。
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2020年以來國內涂料行業已有超過百家企業破產,不少涂料行業龍頭企業,同樣面臨著利潤下降的困境。再加這些龍頭企業主要客戶為房企,在房地產行業遭受調控的背景下,其應收賬款高企,埋下很大的風險。
涂企應該怎么做?
2021年以來,涂料行業原材料明顯上漲,各大涂企利潤受到極大擠壓。
同時建筑涂料市場已進入下半場,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涂料企業將會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
涂料企業一方面面臨上游乳液、顏料、成膜物質等原料的不斷漲價,成本承壓日益增加。另一方面下游樓市管控日趨加強,政策緊縮之下房地產開始降溫,唇亡齒寒之下,涂料行業很難獨善其身,將面臨更大的風險。
建筑涂料行業終將進入比拼綜合能力的賽道。
作為傳統化工制造業,在現有市場的基礎上,企業必須務實去經營好現成的產品,在現成產品的品質、成本、服務三大要素上面下工夫,進行精細化管理,然后再去研發、去創新,去培養、造就人才。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很好地活下去,很好地去發展。
不過舊房改造,城市化進程加快,或將彌補一部分建筑涂料的需求,建筑涂料的發展應該向多樣化,功能型及定制化的方向發展。
國內市場建筑的總存量依舊在逐年增加,舊房翻新和外墻重涂市場的逐步來臨為建筑涂料的帶來了新增長點。
中國存量建筑市場龐大,且年均重裝面積可達47億平方米以上。數據顯示,老舊小區改造將帶動內墻與外墻涂裝需求約400億元;從房屋交易數據看,一二線城市二手房交易占比更高,二手房交易往往伴隨著內墻重裝,帶來新的市場需求。
與全球領先涂料企業相比,宣偉、PPG、百色熊下游二次裝修占比均在80%以上,國內重涂市場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任重而道遠。重涂市場或許是行業未來的主要發展要地。
據統計,2020年中國建筑涂料需求達到730萬噸,預計2024年需求量將突破850萬噸。這對于涂料行業來說,市場飽和度還是遠遠不夠的。如何抓住這場機遇,才是眾涂料企業當下需要考量的。打造多功能、環保性、可持續性新產品將成為突圍方向。
事實上,涂料產業鏈條比較長,而且各個環節比較復雜,單靠自身的力量,很多的創新公司是無法完成的,特別是一些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因此不少企業想要突圍市場就必須要借助外部力量,比如強強聯合或跨界合作。通過合作互補,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創新,將會大幅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無論是涂料上下游企業之間,還是企業與科研院校之間,都是一種雙向互利模式的嘗試,都是各自在專注于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實現合作,更容易產生1+1>2的效果。跨界聯手是為了拓展各自的生存發展空間,相互牽手也是時代發展對企業提出的新要求。
洗牌在即,高品質高效率、精益布局,深耕細作,將是中國涂料產業下半場的關鍵詞。
涂料行業正處于整合時代,面臨著來自于環境、成本、經濟大勢等諸多方面的壓力與挑戰;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市場,再加上中產階級的崛起帶來的需求上升,以及根據行業發展的規律,民族涂料品牌崛起是必然,洗牌更是必然。
涂料產業進入下半場將會是優勝劣汰,注重質的提升,技術創新,精細化管理,才能吹盡狂沙始到金。
做好產品的同時,還要不斷豐富產品矩陣,深耕細作鑄品牌,從企業制造走向企業智造,引領行業發展潮流,為品牌強國助力、賦能。
技術創新不僅是企業應對市場下行壓力的新動力,也是驅動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