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執行的首個年度,此間我國將施行比起“十一五”更加嚴格的采伐限額,對國內森林資源的采伐利用,將遵循“嚴格保護,積極發展,科學經營,持續利用”的基本方針,積極促進由采伐天然林為主向采伐人工林為主的過渡和轉變。“十二五”期間,我國森林采伐限額約為271000萬立方米,平均每年約采限額為5421萬立方米。顯而易見的是,這一限額采伐指標,與我國快速發展的國民經濟需求差距是懸殊的,巨大的建設和生產以及民需木材資源缺口只能從進口渠道得以補充。
原木和鋸材歷來是我國進口木材產品諸多品種中最大宗、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兩大品種。這兩種產品進口的數量、價值金額以及單價水平的升降,往往就決定了當年的木材進口總趨勢的變化和走向。僅以最近的2010年為例,全國原木生產量為7513.21萬立方米,鋸材生產量為3722.63萬立方米,然而當年這兩項主打產品進口量也高達4455.39萬立方米。需要指出的是,這一統計數據,尚未包含人造板、木片、紙漿和紙品、以及各類木制品折算后的木材材積量,如若推加起來,也就是說我國每年木材缺口大約在5000~7000萬立方米之間,而且這一缺口的主要內容多為我國木材資源中緊缺的大徑級優質木材,尤其是生產建設急需的優質闊葉樹種原材。
上述原木和鋸材進口持續增加的狀況受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機的波及和影響遭遇波折,然而經過2009年的休整,去年再次重整旗鼓,并一發沖高,到今年一季度,進口木材總量仍然保持34.59%的快速增幅。今年1~6月以來,原木和鋸材這兩種產品的進口與去年同期相比,仍然顯示明顯的提升。由此更是印證了這一上升趨勢的連續性。這半年來我國原木和鋸材進口形勢的向上、向好變化其主要特點就是:原木進口數量增加了兩成多;進口價值金額更是快速提升了三成以上。與此同時,鋸材進口數量更是急劇增加,幅度達到五成以上;進口價值金額提升幅度居高至61.63%;單價水平增長幅度為2.84%。其共同點是,無論是針葉原木或是闊葉原木,也不管是針葉鋸材或是闊葉鋸材,單價水平無一例外出現不同幅度的回升。此外,還有一些較為明顯的現象值得注意:一是盡管俄羅斯方面一再調整本國木材出口關稅稅率,但今年上半年我國原木和鋸材進口量仍然是北洋材高居首位和第2位。二是今年以來我國原木進口前十名與去年同期的情況變化較大,其中最明顯的是,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等國原木進口數量得到高速提升,紛紛沖進前10。特別是美國,已經由去年同期的排名第5上升為探花。三是鋸材這一塊,變化最大的當屬北美進口鋸材,加拿大和美國進口鋸材數量同比分別增長了九成和1倍以上,而且所占的比例也明顯增加,此二者聯手,共同對俄羅斯進口鋸材形成了極為有效的“合圍”之勢。與此同時,俄羅斯進口鋸材數量同比增加也在三成以上,但所占的比例卻有所下降。
以上這些情況的綜合變化,可以通過國家海關最近提供的關于2011年1~6月份我國進口木材的統計報表顯示的數據中,得到比較明悉的了解。
一、原木進口情況:
1.進口數量:今年1~6月,我國總共進口原木數量為20750564立方米(見表一),同比2010年的16623567立方米增加了26.42%;其中針葉原木進口數量為15088924立方米,同比2010年的11360155立方米增加了32.82%;今年進口熱帶原木數量為965136立方米,同比去年的1162018立方米減少了16.94%;今年1~6月,我國進口的其他原木數量為4683313立方米,同比去年的4098178立方米增加了14.28%;我國進口的防腐劑處理的原木數量為13191立方米,同比去年的3216立方米增幅高達為310.17%,提高有3倍之多。
從以上這組數據比較我們至少可以發現這樣一些問題:一是原木進口數量總體增加,是我國國內需求的正常體現,兩成以上的增幅,也基本符合我國當前經濟發展對進口原木的需求狀況;二是針葉原木進口數量依然占據全部原木進口的70%以上,說明我國對此類樹種需求的側重。今年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6%;僅房地產投資增速就高達32.9%。針葉材主要用于基本建設方面,國內經濟發展的大背景決定了需求市場的主流走向;三是闊葉鋸材中其他原木進口數量的回升速度大大增加,說明我國目前木材資源結構矛盾甚大,這方面樹種資源奇缺;四是今年上半年防腐劑處理的原木進口數量增加幅度最大,超過三倍以上,創造了新的記錄,充分體現了伴隨我國經濟發展國力提升,人們使用木材的環保觀念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