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行業雖然有大大小小的木門企業上萬家,但大部分木門企業建立時間比較短,木門企業管理水平尚有差距,部分木門企業廠房設備落后,管理落后,行業管理人才缺乏。
木門制造工業化水平落后,木門行業勞動生產率低,企業開發能力不強,獨特優勢不突出;再者,行業設計人員缺乏,導致產品與服務過于同質化,從而導致木門全國性強勢品牌缺乏。
木門行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四川木門生產量占國內木門市場份額的1/3,從數量上可稱得上是超級生產基地。但是四川木門大而不強,與廣東、東北等地的同行相比,在許多方面都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特別是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開發能力不強,在市場發展中處于劣勢,制約了四川木門的發展。近年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廣東、東北等地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缺乏創新能力
有限的是腳,無限的是路。只有在技術、產品、市場經營模式和理念等方面保持并具有創新的高度敏感性,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國際上著名的企業都非常重視產品、技術等創新工作。往往是先有設計,后有產品。他們的設計理念前衛而專業,具有很強的獨創性,善于把產品當做藝術裝飾品來處理,善于研究消費者市場當地的社會背景和文化教育,將文化融入產品創新之中,并做到對產品以及制造工藝技術設備的發展趨勢十分了解,創新產品時與創新技術一并考慮,有的創新甚至打破了行業界限,突破了空間限制,所以他們的產品極具市場潛力和優勢,在行業中總是引導潮流。
而四川木門企業往往缺乏創新的本領,習慣于跟風和模仿,老是跟在人家后面跑,甚至有些不良的抄襲之風,很多所謂創新的產品都是從外面引進來的,產品開發管理沒有走出經驗型、引入型、模仿型之路。不少企業的設備、技術都是老化狀態,前瞻性的技術不多。許多企業缺乏較高水平的科研開發環境條件,開發設計力量薄弱,熱衷于用老產品低價格去搶市場,產品缺乏獨創品位,沒有形成獨樹一幟的個性和風格特色,對自己的消費市場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認識,尤其是細微到認識市場所在地的文化背景和消費傾向等,使產品競爭力一直得不到提升。因此,四川木門企業從現在起必須努力提高創新能力,否則,廣大木門市場今后只能眼睜睜看著被外來企業“侵占”,缺乏強勢開發設計理念和能力的四川木門將無所作為。
缺乏合作機制
競爭是客觀規律,但同時并不排斥合作。合作的基礎是理性競爭所形成的誠信。只有在競爭中加強合作,才能形成很強的競爭優勢。在這方面溫州就做得非常好:溫州經濟被稱為“鳥群經濟”,即使一只大鳥被擊垮,鳥群卻還在。溫州的企業群對內分工協作,對外形成極強的優勢。前不久,湖北一家公司的董事長到溫州去訂貨,溫州的企業自己做不了就將旁邊的企業拉過來一起談,結果這位董事長一下子訂了幾千套模具。溫州人的這種團隊合作精神令人感慨。
四川木門行業由于缺乏這種合作機制,企業之間是一盤散沙,溝通與互動不夠,難以形成區域性的競爭力量。有些企業為了賺錢,不惜自相殘殺,搞窩里斗,大家拼得你死我活,形成了惡性競爭,一些實力雄厚的大企業也元氣大傷。四川木門企業應認識到:競爭雖是無情的,但應是有序的。企業競爭要靠品質、靠信譽、靠策略,而不能靠競相壓價。企業之間應加強自律,相互約束,要在參與競爭的同時,加強聯合與合作,通過在內外力的合力中發展壯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