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
近日,WhiteArkitekter建筑事務所建成了世界第二高的木結構建筑SaraKulturhus中心,這是一座終身負碳排的建筑,高75米,只比挪威85米高的Mj?st?rnet大樓矮10米。
項目位于瑞典北部,北極圈以南的謝萊夫特奧(Skellefte?),采用了交叉層壓木材(CLT)和木料膠合板(glulam),是集劇院、美術館、畫廊、圖書館、博物館和酒店為一體的文化中心。相比于在建造過程中所排放的碳,該建筑內部的木材能捕獲兩倍量的碳。
Sara中心是謝萊夫特奧的地標性建筑,象征整個城市的中心。該建筑旨在為城市中心增添活力,四面開放的設計能讓公共空間和幕后的一切都展露在人們的視野中。
建筑外墻采用了不同程度的透明設計,減輕了從現有建筑轉向面朝主廣場的高層建筑的距離感。
大樓是純交叉層壓木材結構,但建筑師配以木料膠合板立柱和橫梁,創造出了建筑底層各文化區域所需的寬闊開放空間。為了保證劇院和開放式門廳所需的跨度,他們還融入了鋼結構元素。
建筑師進行了一項以50年為限的生命周期分析,將建造和運營期間的潛在碳排放量、木材中的碳含量及建筑生命周期內的碳排放量都納入了計量范疇。
“根據對生命周期的評估,我們必須不斷栽種新的樹木,填補文化中心伐木留下的空缺,這樣才能計入碳封存量。”WhiteArkitekter建筑事務所的合伙人OskarNorelius說,“SaraKulturhus中心的生命周期不會短于100年,所以我們才會說,這是座負碳排建筑。”
屋頂的地熱熱泵和面積達1200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將提供整座建筑所需的大部分電力,其余部分則將由可再生能源提供。
2020年時,在舉辦于斯德哥爾摩的Dezeen討論會上,WhiteArkitekter建筑事務所的首席執行官AlexandraHagen承諾,從2030年起,他們設計的每一座建筑都將具有負碳排的屬性。她說:“我們知道,生產和建筑所用的材料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因此,我們必須發揮設計師的作用,將其轉變為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