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
玻璃品種:
2020年是玻璃大起大落的一年,前三季度伴隨著房地產高消費,玻璃庫存一直大幅去化,期貨盤面主力合約從年內低點1683元/噸上漲至3163元/噸。隨后受地產下行影響,企業產銷走弱,同時下游資金面偏緊,盤面一路下行,跌至低點1572元/噸。
供給方面:截至12月3日,2021年國內玻璃產線新建/復產共24條線,新增日熔量16530D/T,冷修11條線,減少日熔量7100D/T,凈增9430D/T。截至目前,國內玻璃生產線在剔除僵尸產線后共計296條(產能5867.55萬噸/年),其中在產263條,冷修停產33條,浮法產業企業開工率為88.85%,產能利用率為89.49%,浮法玻璃在產日熔量約為17D/T左右。按照統計局數據,2021年1-10月國內平板玻璃累計產量84298.7萬重箱,同比增長8.9%。展望2022年,浮法玻璃計劃復產和新建產線約10條,合計日熔量7600T/D,同時冷修13條線,合計日熔量8150T/D,凈減少日融550T/D,總體看全年玻璃在產產能小幅回落。產量方面,由于受到產能小幅下降,以及今年高利潤驅動帶來的高產量基數,預計明年在利潤回歸正常水平的同時,玻璃產量有望持平或小幅回落。
需求方面:今年上半年,伴隨著房地產行業的高竣工,玻璃需求一直穩中向好,三季度以來,隨著房地產行業下滑,地產銷售逐漸走弱,并逐步傳導到新開工和竣工,進入9月后消費走弱較為明顯,據測算,2021年1-10月浮法玻璃表觀消費同比增長6.6%,預計全年增長4.8%。2021年全年消費正增長更多是來自于上半年的貢獻,現階段消費逐步走弱,10月份同比去年降幅達10%左右,隨著國家防止地產硬著陸,地產資金面有松動跡象,后續消費有環比改善空間,但國家“房住不炒”政策的持續實施,后期形勢仍不容樂觀。展望2022年,房地產政策仍然是決定玻璃價格走勢最重要因素:
(1)在當前條件下,若房地產行業僅邊際改善。預計2022年玻璃需求會逐步下滑,同時供給端部分產線冷修,產量預計有小幅下滑,整體玻璃仍處于相對平衡狀態,在淡旺季轉換期間仍有階段性供需錯配機會;
(2)若國家對經濟增長目標較高,如經濟增速達到5.5%及以上水平,必然需進一步加大政策面對房地產經濟的刺激作用,預計房地產行業全年持平或拉至正增長,玻璃仍有階段性供不應求狀況。
庫存方面:雖然協會和第三方咨詢公司的數據有差異,但整體趨勢相同。年初季節性累庫,2月份達到上半年高點,伴隨著消費回升和下游企業補庫,玻璃庫存快速去化,5月份達到年內相對低點。隨后庫存步入緩慢累積過程,按照隆眾資訊統計,目前庫存達到歷年同期高位,全國樣本企業庫存3521.6萬重箱,環同比上漲32%。
成本利潤:自2020年年中以來,玻璃始終維持著高利潤狀態,利潤率屢創歷史新高。以石油焦為例,年內利潤高點達到1700元/噸附近,煤制氣和天然氣玻璃,年內高點達到1400元/噸附近。10月以來,隨著消費的走弱,玻璃價格大幅下挫,玻璃利潤大幅走低,其中天然氣制玻璃利潤已經降至100-200元/噸往年正常水平附近,同時期貨盤面價格也接近生產成本線附近。
綜合來看,2020下半年至2021上半年,是玻璃行業高光時刻,玻璃價格、利潤不斷創出新高,庫存連續去化,進入下半年后,玻璃價格逐漸回落,利潤大幅收窄。展望2022年,房地產政策仍然是決定玻璃價格走勢最重要因素:(1)在當前條件下,若房地產行業僅邊際改善,預計2022年玻璃需求會逐步下滑,同時供給端部分產線冷修,產量預計有小幅下滑,整體玻璃仍處于相對平衡狀態,在淡旺季轉換期間仍有階段性供需錯配機會;(2)若國家對經濟增長目標較高,如經濟增速達到5.5%及以上水平,必然需進一步加大政策面對房地產經濟的刺激作用,預計房地產行業全年持平或拉至正增長,玻璃仍有階段性供不應求狀況。綜合來看,政策面對明年的消費影響至關重要。
純堿品種:
受純堿新增產能有限,加上檢修、能耗雙控等供給端擾動,同時下游浮法玻璃、光伏玻璃等新增需求較多,2021年純堿行業是高價格、高利潤的一年,主流市場送到價從年初的1430元/噸漲至3700元/噸,漲幅2270元/噸。期貨盤面主力合約從1400元/噸附近的低點上漲至3648元/噸。10月份后,隨著玻璃消費走弱和動煤價格下挫,下游采購意愿減弱,同時企業待發量減少,暗降出貨,市場低價已跌至2800元/噸附近。
供給方面:近兩年純堿產能變動不大,產量略有增加。目前國內生產企業合計41家,合計產能3392萬噸,扣除停產和搬遷的產線,實際產能3159萬噸。產量上,根據統計局統計,2021年1-10月累計產量2423.33萬噸,同比增長2.2%。
需求方面:近些年純堿整體表現偏過剩,2020年表現尤為明顯。但隨著浮法玻璃和光伏裝機投產,2021年純堿由原來的偏過剩向緊平衡轉變。預計2021年全年表觀消費量約2473萬噸,同比增長9%。
庫存方面:純堿庫存季節性較強,一季度和四季度表現累庫,二、三季度表現去庫。今年年初企業廠庫庫存94.98萬噸,年后隨著需求啟動以及期現公司拿貨,庫存一路下滑至26萬噸附近。隨著企業開工率緩慢抬升、下游拿貨積極性偏弱,進入累庫。截止12月4日,廠庫庫存126.08萬噸,已超年初水平。
成本與利潤:得益于純堿價格的上漲,2021是純堿行業絕對高利潤的一年,聯產利潤從年初230元/噸附近漲至最高點2300元/噸左右。10月份后,雖成品價格大福回落,但動力煤等燃料也在讓利,純堿企業仍有1000元/噸以上的利潤,依然屬于絕對的高利潤。
綜合來看,2021年純堿價格的上漲,主要得益于下游需求增量,另一方面盤面大部分時間處于升水狀態,期現公司進場,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展望2022年,供給端受連云港堿業、德邦等產能變動,整體上供給端要小于2021年或持平。需求端,浮法玻璃全年日熔量整體穩中小降,如沒有大規模集中冷修,對純堿需求有望保持穩定。而光伏玻璃仍然是純堿新增需求的最大增量來源,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新增光伏日融量大約43000T/D,如按照20%對純堿需求拉動測算,粗略估計明年增量需求在190萬噸。考慮到光伏投產仍受硅料等其他因素制約,假設明年新增投產50%落地,也將拉動約95萬噸純堿需求,同比增長3.3%。在供給平穩需求有增量的情況下,2022年純堿價格整體仍可期待。但同時應注意如地產調控下玻璃消費明顯走弱,將抵消光伏帶來的增量消費,進而壓制純堿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