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經濟危機對福建木門業的影響,曹總說其中有一個影響不得不提,那就是促使企業思路發生很大轉變。以前,有不少企業認為一切風平浪靜,只要日子過得去,就一切萬事大吉,所以,經濟危機之前,很多企業并沒有長遠打算,只想做好本土市場。這次經濟危機就起到了一個"鯰魚"效應。有些企業一味地想追求穩定,但現實的生存狀況不允許你有片刻的安逸,你如果不想窒息而亡,就應該也必須活躍起來,積極尋找新的出路。因此,經濟危機刺激一些企業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極參與競爭,從而激活了市場。現在,很多企業已在積極探索如何走出去并把企業做大做強,去外面爭奪市場。從不愿走出去到主動探求怎樣走出去,福建木門業在發展思路上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當筆者問到曹總經營企業的心得時,曹總認為,企業在經營中,管理者首先要做到敢于用人,敢于放權,不必事必躬親。從領導方法和實際工作的效果來看,事必躬親陷于各種具體事務,不但本人精力跟不上,也很難把每項工作都做好。作為管理者既要善于謀劃全局,又要善于調動和發揮下屬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呂氏春秋.審分覽》舉過一個例子說,人與馬一起走,人不如馬快,可是,人坐在馬車上駕馬,情況就不一樣了。不能任用部下,事必親為,就好比舍棄車駕而與馬同行,不僅不如馬快,而且還會壓抑、挫傷"馬"的積極性,使其失去作用,更為嚴重的后果是導致各級職責混淆,領導不力,一片混亂。所以,曹總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并充分放權于各個負責人。
在曹總和筆者交流之前,他還處理了一件事情。一位經理在購買某一設備時與曹總意見不一致,曹總這時并沒有拿出總經理的架子讓對方妥協,而是交代讓對方拿出一個方案后放手去做。當然,曹總也會每月聽取各個負責人的報告,對他們反映上來的問題,曹總總會第一時間解決。有放有收,是曹總用人的一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