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匹茲堡消息,如果開發出迎合人類觸感的材料和加工工藝,一直是材料科學領域的熱門研究方向。盡管已經有很多改進觸覺的材料改性技術出現,但是我們還是能夠發現,技術的改進和創新還是不能滿足人們細致而豐富的觸感要求。
因為人體的第一觸覺是來自手指尖的細胞神經傳遞,觸覺產生細胞神經產生感應電流,隨之傳遞給大腦的觸覺系統,產生人的觸覺感受。大腦則負責判斷這種觸感的列別,厚重或絲薄柔軟或堅硬,冷淡或溫暖,快樂或厭惡。來自拜耳材料科技(BayerMaterialScience)聚氨酯涂料領域的技術專家深知,由涂料原料組分變化所引起的毫米級的涂層厚度變化,也會對涂層表面觸感產生非常鮮明的變化。
拜耳材料科技工業涂料部門負責人TorstenPohl博士指出,涂料的制造商可以通過改變涂料配方和涂料原材料的方式,改變涂料涂層的手感,以便滿足不同的應用需求。在營銷學的經典理論中顯示,產品的觸覺和手感很大程度將是消費者做出選擇的重要參數之一。
尤其是在數碼產品,比如手機和MP3播放器。但是作為汽車制造商來說,這一點又應該如何解釋呢。
一個經典的例子來自奧迪汽車-R8,被汽車刊物稱之為2007年度最運動的跑車,就是采用了由拜耳材料接提供的仿手感涂料配方體系的涂料原材料產品。這一類具有良好的手感的汽車涂料可以作為汽車面漆使用,包括汽車儀表臺、車門把手、車門邊框等等,而且還可以作為汽車內飾涂料使用來提升汽車的裝飾質量。
拜耳材料科技在上世紀九十年底開發出第一代柔軟手感的涂料原料,因為采用了聚氨酯作為原料,所以柔軟手感的涂料對清洗劑類的表面活性劑等化學品有很好的抗性,同時對濕度和溫度的適用范圍很寬,所以使用壽命也很長。新一代的柔軟手感涂料采用水性聚氨酯技術,這一點確保了涂料更加環保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拜耳還充分考慮到薄層噴涂和性能,因此不用添加增塑劑,即可實現完美的薄膜噴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