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冷靜片刻想想,取消國家免檢,會迫使更多的強勢企業從務虛轉向務實,轉而為市場而戰,拼實力、拼終端、搶渠道,腳踏實地做營銷,不再為虛名所累。一切的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木門行業為它的不成熟在成長的道路上付出了代價。
也許,當耀眼的光環被摘下后,一切能回歸本真。有形的名牌被摘下后,大家這才會要為無形名牌競逐,只不過,要在新的環境中重新制訂新的游戲規則。盡管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一批中堅力量的品牌企業來樹立一個標桿,當標桿都被砍倒后,集體將會失去目標。
在短暫的陣痛后,會不會出現另一種混亂的局面:既然名牌這個標桿沒有了,門檻降低了,大家回到同一起跑線上了,如果大企業的產品和私營小廠價格一樣時,不做品牌,只做銷量,價格戰再度升級,那將又是一種災難。
無可否認,國家免檢是稀缺資源,尤其在目前的消費市場上,國家免檢所帶來的光環效應仍然不可小覷。但今年以來,國家免檢產品質量頻繁遭遇曝光,已使國家免檢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放心"地位開始動搖。
今年中國門業企業無緣國家免檢評選已成定局。問題的關鍵在于,我們與其焦急等待善后處理等"嗟來之食",倒不如回頭想想,木門企業沒有"國家免檢"難道就不行嗎?在國家免檢為整個行業帶來如此難堪之際,我們不妨對國家免檢這一"皇帝的新裝"大膽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