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裝修過程中,許多消費者常常抱怨:“購買各類建材產品時最麻煩的就是,從購買下訂單到送貨上門最快也要40多天。而且送來的成品木門還不能即時安裝,每套門運到家中后都需要現場調整尺寸,有時一整天都不能完工。
木門行業亟須標準化
木門企業多年來一直采用定制化的非標準生產營銷方式,基本都是手工量身定做。安裝木門時,無論是首次裝修的新房子還是二次裝修的老房子,都需要工人實地測量、調整,生產效率低,難以形成規模效益。“由于做不到標準化,每個單子的尺寸都不一樣,做得很碎,做的過程環節多,出錯的機會也多。按這種方式,一條年生產能力1萬套的木門生產線,每年只能生產大約4000套木門。”某木門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木門市場需求巨大,卻沒有統一的標準,木門產業享受不到規模化大生產的益處,非常不利于行業發展。
隨著我國房地產業的發展,企業和廣大消費者對木門窗的標準化規范都有較高的呼聲。因此,2007年住建部對木門窗國家標準的制定進行了立項,經過3年多的調研,該國標有望于明年年初出臺。
木門行業轉型升級加速
目前我國的木門工廠很多,響亮的品牌卻不多,木門行業基本處于春秋戰國時代。這一現狀造成了工廠生產效率低、交貨周期長、質量投訴多、產品良莠不齊等問題。隨著國標即將出臺,木門產業在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的作用下,產業轉型升級必然加速。
中國木門行業正迎來更深層次的產業化巨變,在這種變革中,標準化生產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方面,木門企業要轉變生產方式;另一方面,消費者的觀念也要轉變,要接受標準化木門,因為標準化生產能給我們帶來更高的質量、更好的產品。據記者了解,我國已有部分木門企業開始大力推進木門標準化生產,率先向社會推出了標準化木門概念,并生產、推廣標準化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