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4月26日,距離東盟國家越南200余公里,廣西北海市鐵山港臨海工業區,太陽紙業有限公司年產55萬噸文化紙生產車間一片繁忙。自2020年3月動工到2021年9月出紙,這條生產線耗時18個月,創造了全球特大型紙機最快調試紀錄、最快開機紀錄、最快出產一等品紀錄。
“太陽紙業北海林漿紙一體化產業園項目總投資368億元,它將建成全球產品涵蓋全系列的最大單體生產加工廠區,并通過與老撾原料基地協同互動,形成全球領先、從原料到消費終端產品的高端造紙全產業鏈集群。”廣西太陽紙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剛告訴記者。
太陽紙業是北海市打造向海經濟的重大成果之一。中共北海市委書記蔡錦軍表示,過去5年,當地大力發展臨港大工業,打造具有持續競爭力和支撐力的向海工業體系,目前在建百億級工業項目12個,今年計劃新開工20個,形成綠色化工、電子信息、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新材料及高端設備制造、高端造紙、能源等六大工業產業集群基本框架。
“北海市工業投資在2020年增長60.3%的基礎上,去年保持55.1%的高速增長,今年一季度繼續保持47%的高速增長,預計這樣的增長速度還會持續兩年。如此,5年時間北海工業投資超過1500億元,在全國工業版圖中占據一席之地。”蔡錦軍說。
鐵山港臨海工業區是北海市發展向海經濟的主陣地,匯聚六大工業產業集群中的五個。在太陽紙業之前,全球紙業巨頭芬蘭斯道拉恩索廣西林紙一體化項目已經建成投產,玖龍紙業當前正在加快建設。官方介紹,2017年至2021年,北海市高端造紙產業產值累計141億元。
沿鐵山港灣布局的大型玻璃生產線基地——北海信義玻璃產業園,由知名綜合玻璃制造商信義玻璃控股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信義玻璃(廣西)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礦介紹,北海信義玻璃產業園占地逾18公頃,分三期建設,主要包括太陽能光伏玻璃、超白超薄超厚高檔優質浮法玻璃、汽車玻璃等多個項目。
其中,光伏玻璃占全球市場30%的份額,汽車零配件占全球市場25%的份額。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玻璃單體工廠。
“北海信義玻璃一期三個窯爐的6條玻璃生產線,以及汽車玻璃6條生產線,在2020年10月就已全部投產。”楊礦說,該項目同步建成余熱發電和光伏發電項目,每年可發電2.2億度,每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65萬噸。
作為當地首個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北海市電子信息產業占據廣西電子信息產業的半壁江山。北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員介紹,該市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以惠科、冠捷等企業為龍頭,惠科電子年產3000萬臺智能電視機項目今年全面達產,到2025年建成全球最大的智能電視機生產基地。
在朝著建設向海經濟發展示范城市目標邁進的同時,主政者也在思考發展臨港大工業與降耗減排的關系。官方誓言嚴控高能耗、高排放項目,要求新引進項目必須采取最先進的技術、最高端的設備、最少的排放,實現最大的產值和效益,強力推進工業轉型升級。
根據規劃,未來幾年,北海市通過打造智能電視機、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全產業鏈和高端造紙全產業鏈三大世界級產品生產基地,力爭建設成為北部灣先進制造業示范基地、廣西現代臨港工業核心基地、中國沿海重要工業基地。
中共北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譚秀洪說,當地將對標RCEP國際經貿新規則,依托電子信息、高端造紙、光伏材料等重點產業,全面拓展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構建面向東盟的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
关注微信平台
免费获取采购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