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窗幕墻網(wǎng)手機版
- |
- 關注我們
- |
- 我的商務室
- |
- VIP會員
- |
-
- 服務項目
- |
- 聯(lián)系我們
- |
- 國際站
【門窗幕墻網(wǎng)】昨日,在珠江白鵝潭畔的廣東省“三館合一”項目(廣東美術館、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廣東文學館)所在地,高78.2米、地上共11層的廣東美術館主體結構施工完成,喜迎封頂。此前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廣東文學館已于去年底先后封頂,此次廣東美術館的封頂,標志著廣東省“三館合一”項目主體混凝土結構全面封頂。
廣東省“三館合一”項目位于廣州市荔灣區(qū)白鵝潭商務區(qū)核心區(qū),項目總建筑面積14.45萬平方米,包括廣東美術館(含廣東當代美術館)、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廣東文學館、公共配套服務區(qū)、地下車庫以及室外綠化、道路廣場和親水空間等附屬工程,配套建設公交首末站場、城市公共開放空間,并預留鵝潭路隧道空間。為了給市民提供一個欣賞一線江景的平臺,場館一側有觀景步道,長約220米,呈拱橋形。
根據(jù)設計團隊“文化巨輪、時光拱廊、鵝潭寫意、云山藝境”的設計理念,項目建筑東西向長度350米,建筑高度呈30米至80米疊級而上,三個滿載藝術的方形寶盒層疊鑄就時代文化巨輪,以騰躍飛揚的形態(tài)塑造濱水開放的大型公共空間。
該項目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領銜的華南理工大學團隊操刀設計,由中建三局華南公司承建。項目技術部負責人郭東彬介紹,“三館合一”項目于2020年10月開工,2022年5月主體結構全面封頂,歷時566天。主體結構封頂后,項目將進入幕墻施工及裝飾裝修施工階段。“目前項目管理和施工團隊達千人,按此前預計,將在2023年8月完工。”郭東彬介紹。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彰顯廣東特色、具有國際水平的重大標志性公共文化設施,“國際知名、亞洲一流、國內領先”的現(xiàn)代化文化博覽群體,輻射粵港澳大灣區(qū),并更好地服務于廣東乃至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