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雙碳目標之下,如何推進高耗能產業的低碳健康發展?5月26日,在新京智庫春季峰會“雙碳之策”分論壇上,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葛紅林發表主旨演講稱,減排不是減掉高耗能產業,而是促進高耗能產業低碳健康發展。
他建議,要加快高耗能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在總量控制下的再優化、再調整、再布局。要制定漸變性政策,把握好高耗能產業降碳的節奏和力度。要穿透式認識高耗能產業的降碳,充分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結合作用。報
“減排不是減掉高耗能產業,而是促進高耗能產業實現低碳健康發展”
習總書記指出,要處理好“發展和減排的關系,減排不是減生產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
當前,高耗能產業已經成為“雙碳”目標的社會焦點,一方面,高耗能產業是耗能大戶,即使按照當前最先進的生產工藝,一時還改變不了它的高耗能特征,除非發生顛覆性的工藝路線革命。另一方面,高耗能產業又是當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的產業,雖然鋼鐵、銅鋁、硅等冶煉能耗已占全國總能耗的15%以上,但是,不僅傳統的基礎設施建設離不開鋼鋁,而且新一代綠色新能源和電子芯片等都離不開銅鎳硅鈷等有色金屬。
對此,葛紅林指出,從前一階段“雙碳”工作來看,有的地方對高耗能項目搞“一刀切”關停,間斷性地造成了高耗能產品價格突漲,甚至是供不應求,嚴重影響了下游制造業的正常運轉?!翱梢姰斍暗膯栴}是,如何統籌實現高耗能產業降碳和保障經濟發展的雙目標實現,我們要吃一塹長一智,要進一步科學和理性地認識高耗能產業,特別是涉及囯計民生的高耗能產業的重要性,減排不是減掉高耗能產業,而是要促進高耗能產業走低碳發展道路,實現綠色轉型發展。”
那么,高耗能產業如何實現綠色轉型發展?對此,葛紅林建議,要加快高耗能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在總量控制下的再優化、再調整、再布局。
葛紅林指出,就高耗能產業來講,在計劃經濟條件下,一般來說,國家項目的投資往往還是綜合考慮了不同區域、不同省份之間的資源稟賦、發展條件,作了優化選擇,比如,寶鋼選擇建在上海。就是考慮了上海的沿海便利、工業基礎和人才優勢。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了高耗能產業投資建設的區域競爭,在土地、環保和財政等地方優惠政策的吸收下,一些區域上了一批不該上的項目,造成了區域乃至全國范圍的嚴重產能過剩,形成了調整難,搬遷難的尷尬局面。比如,河北省的鋼鐵產量、山東省的電解鋁產量超過世界任何一國。
“舉上面例子,千萬不要誤認為是贊揚計劃經濟,卻可以認為是要克服市場經濟的弊端。我們要吃一塹長一智,要針對高耗能產業的特殊性,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緊平衡發展之路?!备鸺t林說,當前,要加大對高耗能產業布局的研究、規劃和管控,要加快在總量調控下的再優化、再調整、再布局,加快實現先進產能對落后產能的淘汰,加快將項目配置在清潔能源占比較高的地區,提高清潔化、集約化、現代化水平。
葛紅林還指出,一段時間以來,出于對地方政府的信任,一些高耗能項目的審批權被下放給了地方政府,但遺憾地出現了審批不嚴和重復建設的現象。要吃一塹長一智,不能再犯“事前不防范,事中不監管,事后怪地方”的錯誤了。
“要制定漸變性政策,把握好高耗能產業降碳的節奏和力度”
去年一些地方政府“運動式”減碳引發關注。那么,地方政府如何避免運動式減碳,該如何推進高耗能產業進行綠色轉型?
葛紅林在演講中表示,對高耗能產業來說,各級地方政府要清醒分析各自的發展現狀,作用地位,以及對產業鏈、供應鏈的影響,要防止急于求成的降碳思想,也要防止形式主義的降碳?!耙袑嵶鹬匦袠I企業的客觀實際,實事求是地幫助企業制定分步降碳的實施方案,并給予相應的軟硬件條件支持。畢竟,企業要真正達到低碳綠色發展不僅需要追加投入,而且也需要時間,要求也應逐步的、階段性的,相應的政策也應是梯度的,漸變的、逐漸收緊的?!备鸺t林說。
此外,葛紅林還建議,要穿透式認識高耗能產業的降碳,充分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結合作用。那么,如何發揮政府與市場的有效結合?
他指出,高耗能產業的降碳工作是各級政府的應盡職責,不能無為而治。首先,不能任憑市場需求決定高耗能產品的產能產量,要敢于和善于確定全國的階段性調控目標和政策,實現產業有目標,行業有對策?!澳壳坝行┯^點認為應由市場需求決定產業的產能產量。初聽似乎沒問題,但套用到高耗能產業則不正確,因為沒有考量它的特殊性,包括市場逐利性的影響。當務之急是應分行業地對高耗能產業的產品做一次未來需求分析,形成階段性的調控指標,有的做剛性的減法,加快實現從定性管理轉變為定量管控?!?/p>
其次,要積極推動高耗能產業的跨界整合,形成更多的低碳綠色產業流程。葛紅林指出,當前,不少高耗能產業和企業紛紛提出了各自的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有的碳達峰是經過深思熟慮,但不少只是大慨的估計,根本就經不起追問,有的碳中和目標,更是流于形式的口號。從目前的科技進步水平看,有的產業根本就做不到碳中和。比如,鋼鐵、鋁、銅等冶煉業,它的工藝路線決定了高能耗的本質?!澳﹣礓撹F、有色、化工等高耗能產業降碳的發展趨勢是,將打破各自的傳統界面,通過互相之間的工藝流程整合,實現能源消耗的最優化配置,甚至在某一環節,實現耗能產品轉變為負能產品?!备鸺t林說。
最后,葛紅林還建議,要高明加精明地進一步優化高耗能產品的進出口政策,要敢于對高耗能產品的出口做減法,善于對高耗能產品的進口做加法。要通過“一加一減”,在保障國內高耗能產品使用的同時,盡可能地減少國內能耗,同時珍惜和用好初級原材料,通過深度加工,開發更高附加值的終端和近終端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不少跨國公司紛紛對我國供應商提出綠色驗證。對此,葛紅林表示,要高度重視“碳足跡”日益強化和擴散的應對工作。但我們不能盲目從之,必須穿透式地認識背后的動機,形成有效的應對?!氨热?,要求的電解鋁必須為水電鋁,不能是煤電鋁。我們認為,這就不合乎情理。如果是炒作綠色形象,那也不必多究,如果是為限制中國產品出口,那就另當別論了。”葛紅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