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2022年1-5月宏觀經濟和房地產行業數據顯示,主要指標邊際改善,國民經濟呈現恢復勢頭,房地產業也不例外。
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商品房銷售規模自年初以來首次實現環比增長,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分別環比增長26%、30%。新增投資方面,5月份房地產企業新開工面積、土地購置面積、房地產開發投資環比明顯改善,分別增長20%、46%、14%,尤其是新開工面積結束了連續6個月的環比下降。
6月以來,行業恢復態勢進一步明顯。Wind數據顯示,2022年6月全國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1669萬平方米,環比增長81%。
多位業界專家表示,對房地產行業數據應科學分析。市場上有觀點認為,2022年1-5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下降23.6%和31.5%,因此推斷房地產行業仍處于下行期。“這種判斷忽略了今年上半年和2021年同期房地產行業所處周期和外部環境明顯不同這一關鍵因素,進而忽略了5月份以來房地產市場邊際上的改善。”專家指出。
從數據上看,2021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維持高位增長,半年銷售面積達到歷史高點。但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超預期影響,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和銷售都難以保持高位運行。專家提示,由于高基數影響,從同比數據出發作出房地產市場仍在持續走弱的判斷,容易存在誤判,而處于同一環境下的環比指標改善更能反映房地產市場企穩回暖的真實情況。
專家表示,對房地產行業數據也應理性看待。一方面,在觀察房地產市場具體數據指標時,更應從整個行業所處的歷史環境看。2021年,我國人口城鎮化率已達到64.72%,而老齡化進程加快,同時城市化過程中人口從“三四線”城市向“一二線”等大城市集中也將使房地產行業從“全面開發”轉向“重點開發”階段。“在這種外部環境下,房地產行業不可能始終保持爆發式增長,會進入行業成熟期。”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多家房企在2021年年報及業績會上均表示不再唯規模論,而把目標轉向“高質量發展”,這也是與我國目前城市化和人口結構的現狀相符合,是我國房地產行業逐漸成熟的一種表現。
同時,業內專家認為,對房地產行業仍可保持樂觀態度。展望未來,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仍將持續釋放房地產市場需求。同時,居民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較大,租購并舉等新模式有很大發展空間。未來,隨著國內疫情穩定,穩樓市諸多舉措的綜合效應逐步顯現,房地產市場有望進一步趨穩,房地產行業也將在新的發展模式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