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有“深圳棚改第一村”之稱的華富村東、西區舊住宅改造項目主體已全面封頂,中建深裝正為主體披上裝配式幕墻外衣,華富村的蝶變由此揭開了序幕。由該公司承建的項目幕墻施工采用了全裝配式施工模式,運用BIM、3D掃描機器人等高科技技術和被動式降溫、可持續的幕墻設計,不但有效解決了防水、隔音等痛點、難點問題,還大幅度節能降耗,建成后將極大小區品質和居住體驗,讓業主住的放心、舒心、開心。
蝶變:打造灣區未來家園城市新標桿
深圳華富村東、西區舊住宅改造項目,位于深圳市福田區中心公園東側,總建筑面積42.6萬平方米,是深圳市第一個“政府主導、國企實施”的新模式棚改項目,被稱為“深圳棚改第一村”。
項目與中心公園無縫鏈接,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城市新標桿”,其中回遷區12棟超高層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九年一貫制學校,將被打造成為“深圳中心未來家園城市新標桿”,達到國內頂級新型宜居住宅區標準。
目前,項目主體已全面封頂,中建深裝正為主體披上裝配式幕墻外衣,華富村的蝶變由此揭開了序幕。
科技賦能,BIM智能建造呈現“幕墻之美”
中建深裝華富村棚改項目幕墻工程項目經理張紅軍介紹說,為深度還原塔樓屋頂異形鋸齒狀穿孔鋁板造型,和層間雙曲裝飾鋁板線條的流線感,加快施工進度,項目部借助BIM建模技術,將復雜的構造節點全方位呈現。
項目進場后,利用3D掃描機器人進行原始數據采集、建模,再進行分析,得到所有材料的參數和安裝點位。利用參數化和可視化,把立體空間造型、雙曲鋁板的設計與施工工藝完美結合,保障了異型屋面裝飾鋁板和外裝飾線條的施工質量和造型美感。
智慧裝飾,裝配式幕墻再造新的“深圳速度”
據介紹,為提升小區檔次,項目塔樓外立面裝飾采用3mm氟碳噴涂鋁單板系統,這是一種能保持20年不變色、不脫落的外墻材料。配合大陽臺和大飄窗,將公園一線風景和小區外幕墻裝飾盡收眼底,極大提高了小區品質和居住體驗。
為了提升效率和品質,本項目幕墻施工大膽采用了全裝配式施工模式。通過工廠化加工,地面組裝,再通過BIM模擬,實現整體吊裝。重達1噸的幕墻鋼結構龍骨實現工廠化生產,現場裝配。舉一個形象的比喻,采用裝配式幕墻施工,整個施工過程就像拼裝樂高玩具,實現了質量、安全、效率的同步提升。
“我們在地面上拼裝,最快的話一個面僅需3天就能拼好,直接吊裝不到1天,相較傳統安裝方式工期壓縮了50%以上。”張紅軍說,項目的進度時時牽動著回遷業主的心,我們對年底交付幕墻工程充滿信心。
據了解,中建深圳裝飾作為國內建筑裝飾排名第一的國有企業,被譽為建筑裝飾“國家隊”,曾參與創造深圳速度、雄安質量,在兩山醫院建設中書寫“雷火精神”。
以人為本,打造百姓滿意的高品質“宜居空間”
華富村棚改作為深圳市重大民生工程,備受各方關注。項目團隊從門窗、幕墻從設計、選材、施工、驗收等各個方面層層把關,力求高標準、高品質交付,讓業主住的放心、舒心、開心。
針對華南地區多暴雨、臺風。門窗防水、隔音、五金使用一直是痛點、難點問題。項目從設計源頭出發,優化門窗防水設計,采用預埋鋼副框+專用防水砂漿+專用防水涂料+耐候密封膠的四重防水設計,從源頭阻斷門窗漏水風險。為營造靜謐的居住環境,項目在降噪上下足了功夫。設計團隊采用了加厚鋼化中空Low-E玻璃配合雙道密封膠條,保證關窗狀態下室內噪音能夠控制在30-35分貝以內。對于居家使用最為頻繁的門窗五金,耐久性和使用手感是重中之重,項目經過多方比對試驗,選用了鋁合金直形把手,不僅符合人體工程學的,還有開關靈活、手感舒適,耐久性好等優點,通過從細微著手,實現人居蝶變、品質提升。
低碳環保,踐行綠色裝飾建造發展理念
低碳環保,綠色發展已經成為近幾年的網絡熱詞,在華富村棚改項目建設上,低碳環保理念處處得到體現。
據悉,該項目在設計方面,通過優化戶型平面布局,采用被動式降溫和可持續的幕墻設計,在研讀了大量氣象資料后,項目團隊在東、西面受太陽直射的山墻外側設置保溫巖棉保溫層,增強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降低了建筑內外無效的熱量交換。同時利用戶型布局優勢,增加陽臺和凸窗,盡可能使用自然通風和采光,平衡室內溫度,降低建筑能耗。
在施工方面,主體結構均采用預制PC構件、外幕墻施工亦采用定尺下單+集中加工+裝配式龍骨吊裝,通過一系列裝配式思路,降低材料損耗、減少能源浪費、節約項目工期,從而達到整體降低施工能耗的目的。
在實際操作方面,項目大力推行無電化施工。記者在現場看到,在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高空作業的工人都是手持可移動充電機具。機具可以通過可移動的大型“充電寶”充電。這個可移動“充電寶”是中建深裝自主研發的為施工量身定制的移動電源,真正實現了“無電化”施工。通過設置集中充電柜充電,減少現場臨時用電布置,進而減少電能損耗。
張紅軍表示,創新驅動,科技賦能,中建深裝將積極踐行綠色裝修健康理念,運用BIM技術及裝配式施工,交付美好和希望,為新時代裝飾行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