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制品與構配件產品表轉化技術委員會專家郭曉武公開向媒體透露,《窗》國家標準有望在2011年年初正式出臺,木門在生產、安裝、消費等環節將實現標準化。
業內人士分析說,如果木門能標準化生產,就可以實現現貨交易,供貨周期將大大縮短,而以往裝修業主訂購一套木門經常要花少則40天,多則兩個月。此外,還對“實木”、“實木復合”、“木質復合”等概念都進行了明確,以后商家“”的噱頭不可以隨便亂用了。
木門非標效率低矛盾多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木門行業普遍都是定制生產,有100個客戶就會有100種規格,所以無法實現量產。高盛家居館副總經理宋先生告訴記者,以前由于行業標準缺失,木門經銷商都是接單后先上門去量尺寸,再發回廠里定制。從顧客下單到上門安裝,一般需要40天左右。如果趕上年底旺季,生產周期甚至要超過兩個月。
而對于木門生產廠家來說,由于每個客戶訂的門規格千差萬別,每生產一套門就要調校一次設備,造成成本較高。而且,木門行業沒有標準也導致商家和顧客經常產生矛盾。
實木門有標準商家難“忽悠”
此外,由于缺乏統一標準,當前市場上木門窗分類很混亂,比如有的經銷商將外層包覆單板、內部填充中密度板、刨花板等材料的木門稱為實木門,或者有意混淆實木門、實木復合門的概念“忽悠”消費者。而這些問題在今后有了統一標準后都會有所解決。
據了解,新編制的《木門窗》標準,針對的產品主要是工業化生產的、在現代建筑上使用的木門窗。標準對木門窗的產品分類、名詞術語到產品的檢驗、運輸、貯存提出了一系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