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景河表示,此次事故對紫金礦業的品牌形象打擊很大,因為環保原本是紫金礦業對外拓展的一個品牌。他表示,盡管個別高管可能會因為這次事故離開公司,但有信心從頭開始新一輪的創業,通過環境安全工作的整改、提高,重塑企業的環保、社會責任和誠信形象。
紫金礦業作為國內最大的黃金生產企業,有中國第一大金礦之稱,位列全球500強。這樣一個強勢企業,在遭遇"環保門"的時候,也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巨大壓力,更遑論五金產業鏈下游的中小企業。
我國五金工業污染問題由來已久,限于當初我國的歷史條件及人們的認識水平,以及政府有關決策缺乏遠見,造成歷史上一度"小五金"一哄而上。這些"小五金"廠,雖然為告別短缺經濟時代發揮了一定的歷史作用,卻讓今天的國人吃盡了環境污染帶來的苦果。
據了解,五金等工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污染主要是由生產中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及各種噪音造成的,可分為廢水污染、廢氣污染、廢渣污染、噪音污染。這些污染得不到有效處理,致使環境不斷遭到破壞。
污染事件對企業造成的影響遠不止死些魚、賠些錢那么簡單。中國的"小五金"們若想"修成正果",還真得下一番力氣,好好打造一下自身的持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