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門窗市場,有的企業聲稱"我們首創的低碳生活門窗,以歐洲領先的設備和流程嚴格控制二氧化碳的產生和排放,制造過程能耗降低23%--"凡此種種,讓人感覺似乎一夜之間就成了響應環保事業的"功臣",不知道這真是現代企業反應靈敏、技術發達,還是一種尚未行動就先夸下??诘臅r尚"營銷策略"?
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和實實在在的消費者,筆者特別渴望做個能夠拯救地球的"低碳生活者",如今在日常生活中也開始注意許多"細枝末節",真正地為"低碳減排"作出應有的貢獻,比如:筆者使用傳統的發條式鬧鐘替代電子鐘,這樣每天可減少大約48克的碳排放量;筆者坐公交,這樣既省錢又減少汽車碳排放量;筆者現在購買任何一件商品,甚至都會首先考慮這是不是"低碳產品"。
門窗企業 不能讓低碳停留在概念
如果說傳統的發條式鬧鐘比電子鐘"低碳",這還比較容易理解和辨認,但過去的門窗產品 和市場上新近推出的"低碳門窗 ",筆者覺得實在太難區分了。前幾日,筆者去建材超市逛了一大圈,有不少商家爭著向筆者推銷他們的"低碳門窗",筆者被搞糊涂了,便問:"我怎知道你們這到底是不是‘低碳產品’呢?"有的說得很堅定,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有的搞了大堆數字和"全球首創"給筆者聽,但筆者都聽不懂,能相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