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發展現狀
PVC塑料門窗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化學建材產品,以其獨特的保溫節能效果,在建筑的外圍護結構中正在起著重要作用。從1993年3月國家成立化學建材協調組至今,已有近18年的時間,根據1995年印發的《關于加強我國化學建材生產和推廣應用的若干意見》和2000年頒發的《國家化學建材產業"十五"計劃和2010年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目標要求,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塑料門窗的產品結構和檔次有了很大的提升,整體的性能水平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在國內建筑市場的占有率逐步上升,新建建筑市場的占有率在2009年達到50%,北方采暖地區部分大中城市已達70%,嚴寒地區大中城市的應用率已達90%以上。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塑料門窗行業部分大型企業從歐洲全套引進型材和門窗技術,它經歷了吸收、消化、提升的道路,從產品配方、型材結構、整窗系統一直到各類機械、模具、五金、配套件,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與提高,部分技術水平正在接近國外先進技術。
國外塑料門窗的發展、應用情況和技術現狀
塑料門窗最早是于20世紀50年代由德國首先開發成功的。1955年,德國諾彼爾公司成功開發出塑料窗框用異型材,赫斯特公司進而研制出PVC塑料窗,經過50多年的努力和產品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塑料門窗以其保溫、隔熱、隔音、耐腐蝕等諸多優勢,在歐洲乃至世界迅速推廣應用。目前,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發展速度,德國均居世界領先地位。
由于上世紀70年代世界性能源危機爆發,德國政府為了解決寒冷地區門窗的冬季結露和節省供暖能源的問題,開始重視塑料門窗的研制和應用。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塑料門窗的質量迅速提高,標準和規范逐步完善,最終形成了規模巨大、高速發展的產業。
目前,國外塑料門窗主要有兩大體系,分別為歐式體系和北美體系。前者以德國的塑料門窗為代表,主要是大斷面,型材壁厚一般在2.5毫米 3.0毫米之間,腔體的作用分明,結構為3個-5個腔體,以白色型材為主,彩色化的處理以覆膜為主。后者以美國的塑料窗為代表,早期引進德國技術,經過吸收和創新,從而形成了從配方到斷面設計再到組裝加工的一套完整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