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營銷核心理論是定位
定位是上個世界未最具革命性的品牌理論,系統的定位理論是由營銷品牌泰斗科德勒提出,但定位(POSTIONING)這個詞最早卻是由美國營銷專家艾爾.列斯(AIRES)與杰克.特羅(JACK.TROUT)于七十年代提出來的。按照定位的觀點,定位是由產品開始,也可以是一件商品,或者一項服務,一家公司,一個機構,甚至是一個人,定位并不是簡單地要你對產品做什么事情,而是要你對產品在未來潛在顧客的腦海里確定一個合理的位置,也就是把產品定位在你未來顧客的心目中的具體位置。如果從另外一個意義上來說,定位可以看成對現有產品的一種創造性試驗。改變的是名稱,價格及包裝,實際是對產品完全沒有改變,所有的改變,基本上是在修飾而已,其目的是通過跳開產品功能性訴求的外延進行心理感性層面的意念演染,從而使得產品內核以外的意念差別得到顧客認同,從而影響消費行為的改變。
舉個非常簡單的營銷案例來說。我們在下面的門窗市場走訪時,發現許多區域性門窗品牌 或者是中小品牌的經理或者老板,總是忿忿不平和我說:我的門窗產品 和XX品牌的材料一樣,做工質量甚至要還好過它,但我的價格卻賣不高,反過來為什么對手的價格越高越好賣呢。
與跟隨者品牌定位區隔
事實上,大家對上述答案心知肚明,那個標桿品牌無非是利用了精細營銷的定位理念,在產品概念和品牌文化上下了功夫,不僅僅是簡單地賣產品,而是在賣文化,賣概念,從而拔高了品牌位置,充分利用了消費者的心智資源,為品牌價值的提升采取了有效包裝,從而形成了與其它跟隨者品牌的定位區隔,贏得了顧客認同。
定位的核心理論的基本依據是消費者洞察,要直接地解釋這個營銷教義可以從門窗行業 的一個典型案例來說起,那就是TATA。TATA之所以能夠異軍突起,成為門窗市場 的標桿,很重要的就是洞察消費者需求,從生活方式入手,準確的市場定位,從而避開傳統市場上的價格競爭,成功地建立了門窗產品的高端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