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從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到領軍全球光伏玻璃行業,從2020年“一玻難求”到如今產能狂飆突進,光伏玻璃行業激烈的競爭從未停止。一路走來,光伏玻璃企業披荊斬棘,在無數挫折中迸發出頑強的生機與活力。
作為光伏玻璃陣營的重要一員,亞瑪頓自2006年成立,浮沉數十年,不僅引領超薄玻璃新時代,更是憑借技術優勢在BIPV市場中崛起,背后有哪些核心競爭密碼?
領軍“超薄賽道”
眾所周知,降本增效是推動光伏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作為光伏組件成本中占比最大的封裝用非硅材料,光伏玻璃同樣承擔著降本、減重的重任,“輕薄化”無疑是玻璃重點方向。尤其是在日漸成為新增裝機主力的分布式光伏市場,輕量化組件具有成本、重量等優勢,適用于工商業屋頂、光伏建筑、停車棚等更多新型場景,市場前景廣闊,更受市場青睞。
以技術領跑的亞瑪頓,早在十余年前,憑借獨家鍍膜技術打開光伏鍍膜玻璃的國產化之門,并利用物理鋼化技術率先規模化生產≤2.0mm超薄物理鋼化玻璃、超薄雙玻組件,同時也是目前少數能規?;可a1.6mm光伏玻璃的廠商。
對于光伏玻璃而言,厚度越薄,透光率越高,光電轉化效率越高。從數據上來看,1.6mm光伏玻璃單平米對應玻璃重量較3.2mm、2.5mm、2.0mm分別下降50%、36%、20%,發電功率提升1.3~1.5%,對推動光伏行業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義。
玻璃厚度薄片化看似簡單,技術難度極大。據亞瑪頓SE銷售部總監俞亞華介紹,1.6mm超薄玻璃主要技術分兩塊,一是玻璃窯爐生產的原片,另外是玻璃深加工。因為1.6mm比較薄,目前采用壓花玻璃,壓薄整體玻璃的厚度,這對管控壓延精度等各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在1.6mm超薄玻璃市場化過程中,亞瑪頓已經充分考慮到未來薄型化玻璃領域的發展趨勢。俞亞華表示,從幾年前2.0mm玻璃推廣開始,亞瑪頓已提早做了規劃。安徽鳳陽的窯爐,從設計、建造到先進核心設備的選型,專門為做超薄玻璃量身定制。
2022年,亞瑪頓攜超薄玻璃向市場發起猛攻,先后斬獲天合光能3.375億平米、晶澳科技2.76億平米大額長單,合同金額超130億元。截至2022年底,亞瑪頓光伏玻璃出貨量實現翻番式增長,產品結構以≤2.0mm薄玻璃為主。在超薄大單及技術加持下,亞瑪頓已然與競爭對手形成差異化的競爭格局。
據亞瑪頓財報顯示,2022年,亞瑪頓光伏玻璃出貨量1.4億平方米。展望2023年,亞瑪頓計劃再上新臺階,實現2.2億平方米光伏玻璃的銷售量,對此,俞亞華充滿信心,從1-4月份銷售情況來看,超額完成整個目標問題不大。
多元探索發掘BIPV蓄勢待發
在分布式光伏細分市場中,當下廣受市場熱捧的當屬光伏建筑一體化,特別是在雙碳目標下,作為能耗大戶建筑節能減碳的主要手段,光伏建筑市場空間潛力巨大。亞瑪頓自2017年進入BIPV領域,經過多年技術沉淀,在BIPV盛宴中已然提前卡位。
公司銷售總監吳昆鵬認為,BIPV市場核心訴求是產品不僅要體現光伏發電屬性,同時也要兼顧建材結構、安全、防火、美學等屬性。亞瑪頓在超薄玻璃和鍍膜深加工領域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產業優勢,是公司拓展BIPV領域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
“亞瑪頓專注于做自己擅長的事”吳昆鵬表示,亞瑪頓核心優勢在玻璃,所有的BIPV創新都是基于自身的技術優勢和產業優勢而進行的產品創新,這一點定位非常明確。像輕質化方面,蓋板材料亞瑪頓沒有選擇用透明PET、柔性ETFE等材質去做,而選用1.1mm/0.7mm的化鋼玻璃,我們有辦法把化鋼的成本降低,未來隨著化鋼玻璃需求放大,亞瑪頓有明確的降本路線,可以讓輕質光伏組件成本快速有效的降低。
在BIPV玻璃方面,亞瑪頓可以對2mm~10mm浮法玻璃進行鋼化、鍍膜、彩釉。往薄片化走,光伏壓延玻璃主流尺寸可以做到3.2mm、2.0mm、1.6mm,甚至還可以做1.3mm的物理鋼化。如果終端需要更薄的玻璃,亞瑪頓還有化學強化技術,比如1.1mm和0.7mm的化學鋼化玻璃等。
此外,根據光伏建筑對玻璃的輕量化、防眩光等要求,亞瑪頓BIPV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內最早做玻璃深加工的企業,亞瑪頓在鍍膜領域有很深的技術沉淀,基于鍍膜技術,亞瑪頓推出目前在市場流行的高透光美學無色AR鍍膜,彩釉玻璃等產品,滿足建筑外觀色彩美學的同時,提高發電穩定性。還有新近推出的防眩光玻璃及組件,通過自主設計方案,紋理細膩,可有效杜絕光污染。以及曲面雙玻組件,采用對稱結構的超薄玻璃,利用冷彎工藝形成弧度并定型,可用于車棚、陽光房等。特別是彩色雙玻組件,不僅顯色好,而且透光率高,功率損失低,滿足BIPV建筑美學對色彩的要求,可以根據設計師要求定制設計產品版型功率以及多樣色彩。
BIPV作為“光伏”+“建筑”兩個壁壘較深行業的結合,跨界融合勢在必行。深諳光伏屋頂發展痛點的亞瑪頓主動深入建筑行業,攜手鋼結構公司推出“低碳頂”,雙玻無邊框設計,不易積累雨水和灰塵,保證組件高發電效率。此外,組件高強度結構膠連接,不僅可有效避免雨水滲透,雙玻三明治結構可以有效保證電池不會產生隱裂,對于彩鋼瓦屋頂等來說經濟性凸顯。吳昆鵬表示,一套組件邊框成本大概60元左右,核算到整個電站投資端,大概成本約0.1元/W,另外節省了支架投資,兩塊成本計算下來,在整個EPC投資中可以節省5%。
對于2023年發展目標,吳昆鵬表示,產品端有兩個目標:一是明確新產品的開發。二是豐富產品線以滿足更多應用場景。其中,在光伏瓦片方面,基于2-3年大量施工數據的反饋,在尺寸、結構上做了充分的優化和創新,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和價格梯隊,今年將推出三款新瓦片。另外,隨著國家對建筑防水的要求越來越高,TPO防水結構在屋面市場的前景廣闊,公司計劃開發一款基于化學鋼化玻璃的輕質組件,可以快速安裝在TPO屋面,比傳統輕質產品壽命更長,抗隱裂性能更好,更安全的產品。
做擅長的事,堅持科技賦能,在差異化競爭道路上,亞瑪頓已準備好迎接未來的競爭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