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裝配式建筑”正成為建筑行業降本增效、節能降碳的重要抓手。上海證券報記者了解到,行業頭部企業的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正步入“黃金期”,先期布局的產能目前滿產滿銷;同時,面對行業機遇,企業建設投產步伐穩健。
“上半年,公司合同簽約同比增長六成,構件生產量同比增長近兩倍。”陜西建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下稱“陜建新型建材”)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今年以來,工廠擴產拓能、提質增效沒有停歇,下一步仍有擴產規劃。
業內看來,建筑行業向裝配式建筑方向發展趨勢已十分明確。中央及地方政策的不斷加碼,將持續推動裝配式建筑景氣度提升和需求釋放。
著力提升預制構件產能
裝配式建筑,可形象地稱為建筑領域的“預制菜”。即將傳統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現場作業轉移到工廠進行,在加工好房屋各個預制構件和部件后,運輸到施工現場,在現場裝配安裝而成的建筑。
作為裝配式建筑產業鏈的重要一環,裝配式預制構件是建筑企業早期向上延伸產業鏈的關鍵一步。今年以來,建筑企業裝配式預制構件訂單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技改、擴產、投建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正在多個建筑頭部企業展開。
“今年,我們完成了廠內自動線技術改造,調整生產場地布局,加大固定模臺投入,改進生產流程及工藝,年產能提升了300%。”陜建新型建材工作人員介紹,“同時,我們高陵第二廠區成功投產,正全力促進產能提升。”
在位于西咸新區的陜建新型建材廠區,“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字樣在陽光下格外醒目。在廠房內,記者看到,PC車間、市政車間、模具車間,多條高效節能生產線正在穩步運行。廠房外,已經加工好的預制樓梯、預制陽臺板,以及一些市政公用構件,如地下綜合管廊、預制橋面板排列規整。
在陜南,陜西建工(安康)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安康新材”)投產擴產亦在穩步推進。2019年5月,安康新材商混站投產;2020年初,安康新材構件車間投產;安康新材模具車間預計今年下半年投產……
“2022年下半年以來,安康新材搶抓裝配式建筑市場井噴式增長的市場紅利期,采取‘加人加班加設備’等一系列措施全力整合各項生產要素與資源,實現了車間日產能從40立方米到120立方米的突破。”安康新材董事長尚國亮向記者介紹。
據悉,早在2014年,陜建股份便成立了陜西建筑產業投資集團(下稱“陜建產投集團”),著力于打造裝配式建筑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作為陜建股份的重要板塊,陜建產投集團在陜北、關中和陜南布局了五家生產制造企業,目前市場占有率接近50%。”陜建產投集團董事長付超鋒介紹道。
安徽建工亦早在2014年便開始投資建設裝配式生產基地,已建成并投產運營基地包括PC構件、橋梁鋼結構等6個,在建1個。公司表示,將搶抓國家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政策機遇,積極布局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建設并投產。
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當前,裝配式建筑正處于政策紅利期。2022年3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
在此背景下,各地政策密集出臺。如2023年4月,陜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并明確,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為30%,裝配式建筑單體建筑裝配率不低于50%。
“當前,裝配式建筑生產的規模化程度普遍較低,從而導致生產成本較傳統現澆平均高出10%至15%。”談及當前存在的問題,付超鋒說。在他看來,若按政策方向,2025年單體裝配率不低于50%,裝配式建筑生產將呈規模化發展,構件成本將與傳統現澆施工成本基本持平,在市場競爭中更具優勢。未來幾年,裝配式建筑市場大有可為。
同時,裝配式預制構件的應用場景正在不斷拓展。如在陜北,陜西建工(延安)新型建材公司圍繞延安市落地的一大批風力發電項目,及時調整產業布局,研制生產了免灌漿分片預制裝配式混塔產品,實現裝配式預制混凝土構件運用的新突破。
目前,公司已接到來自延安、榆林等地約1.5億元的塔筒管片訂單。“技術研發和應用場景拓展,仍是陜建產投集團在裝配式建筑領域關注的重點。”付超鋒說,陜建產投集團裝配式技術研究院正在研發豎向構件的連接技術和裝配式裝修相關部品部件的相關工藝。
未來市場蘊藏著更多的可能。“當前,我們業務還是以陜西省內為主,但當企業的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就需要走出去。”付超鋒說,未來,陜建產投集團將走出去與陜西省外企業合作,共同推動當地裝配式建筑發展,并將跟隨陜建股份戰略,著力布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
記者注意到,除陜建股份外,裝配式預制構件產能布局已悄然在多家頭部企業中展開。如裝配式建筑設計、建造頭部企業上海建工擬在海南建設裝配式建筑基地,規劃2條混凝土預制構件PC自動流水生產線、2條固定模臺生產線、1座綠色混凝土加工中心等。
再如,主要從事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及預制構件生產的三和管樁,公司子公司擬投建年產450萬米高強度預制管樁構件智能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長青科技表示,隨著國家對裝配式建筑需求的提升,公司研發的裝配式產品將迎來更大市場機遇,公司目前已接到裝配式建筑產品的小批量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