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光伏行業已成為我國少有的形成國際競爭優勢、實現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為高質量發展典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推動我國能源變革的重要引擎。今年是疫情影響消退與經濟秩序歸位的第一個半年,也是光伏行業得到行業主管部門更多認可支持的半年。今年2月份,工信部金壯龍部長就撰文提到要“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增強光伏等領域全產業鏈優勢,打造更多中國制造名片”;國家發改委鄭柵潔主任在7月也撰文提到,要“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鞏固光伏等優勢產業地位”
光伏產業發展可總結為“三個為”:
第一個為是光伏產業大有作為。
從營收看,2022年,光伏行業增加值達到近8000億元,25個產業集聚區光伏產值達到1.49萬億元,成為多個城市穩增長的重要支撐和保證;從產業看,2023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業鏈主要環節產量增速均超過60%;從進出口看,2022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超過500億美元,同比增速超過80%,今年上半年出口額達到290億美元,同比增長13%,已經成為出口“新三樣”之一;從技術看,光伏技術在全球已經實現全面領先,國內光伏企業連續打破自己創造的電池轉換紀錄。部分研究人員研究的柔性晶硅太陽電池技術更是登上Nature封面;從光伏應用看,我國新增光伏裝機已經連續10年位居全球首位;今年上半年新增光伏裝機78GW,同比增長154%,已超過2022年1-11月累計裝機容量。
第二個為是光伏產業大有可為。
一方面,近日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相關文件,再次明確要加快構建清潔低碳的新型電力系統,光伏發電將在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將為光伏在全球更大范圍內大規模替代化石能源奠定基礎,特別是,在“高溫、缺電”頻發的當下,光伏無疑是最快捷、最有效的解決手段。預計今年我國光伏裝機有望達到150GW,全球光伏裝機量也有望超過300GW。展望未來,在“雙碳”戰略推動下,預計全球光伏年裝機量將很快達到1000GW以上。
第三個為是光伏產業大有能為。
在我國規模巨大且豐富多樣的應用市場拉動下,光伏應用正在深化,各種光伏+層出不窮,例如青海省和國家電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青海時提出的“希望青海在實現碳達峰方面先行先試”,在光伏應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一方面體現了光伏發電帶來發電經濟收益之外更多的社會生態效益,如光伏治沙、光伏扶貧等;另一方面積累了大量光伏應用方案,在當前應對氣候變化情況下,中國這些方案將可為全球貢獻中國智慧。特別是,光伏產業的發展將產生極大外溢作用,助力國家解決“卡脖子”問題,例如國電投旗下的黃河新能源的多晶硅業務,在有效滿足光伏用多晶硅的基礎上,已經大量供應到半導體領域,為國家“卡脖子”攻關貢獻自己力量。
去年中國工程院在對17個重點領域31個優先發展方向的評價中,光伏是唯一一個產業鏈空間布局安全性評估為“完全安全”的產業;產業鏈綜合水平評估為“世界領先”。可以說中國光伏產業發展到今天,能打敗光伏的只有我們自己。
黨的二十大提出,要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積極引導企業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新一屆中央財經委第一次會議強調,要推動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這為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也指明了發展方向。
下一步,要進一步推動光伏產業的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轉型,利用各自優勢,打造綠色低碳光伏產品,大力推動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除此之外,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產業高端化,加速異質結、疊層等電池產業化步伐,并積極促進光伏與其他行業深度融合,將光伏廣泛應用于建筑、交通、農業、牧業、沙漠治理等多個領域,實現多元化應用場景的發展。節能產業、行業協會也將一如既往地與同仁們一起努力,進一步落實好總書記提出的“一定要把光伏產業做好”指示,為實現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