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字不一定有好票房,但好票房一定伴隨一個好名字。從張藝謀執導的國產大片中可見一斑,如《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我的父親母親》、《十面埋伏》等,無一不是一上來就以名字抓人,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
市場同樣如此。綜觀全國木門30 強企業,TATA、夢天、春天、萬家園、卡爾.凱旋、華泰龍、華鶴、博亮、天河--無不是擁有一個朗朗上口、寓意很好的名字。
好名字,市場成功的開始。
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無疑,名字就是一塊"敲門磚",好的名字能敲開消費者的心門,成為消費者愿意購買產品的其中一個原因。
以山東木門市場為例,近年來萬家園木門幾乎穩坐當地木門市場頭把交椅,可以說其名字功不可沒。"萬家園"三字,字面意思淺顯易懂,產品關聯性強,寓意很好,同時也給予了消費者無盡的想象空間,再配上其"家和 家美 萬家園"的經典廣告,市場不火都奇怪。據其某位副總經理透露,公司最初不是采用該名字,后來發現市場效果不好,便聘請專業的公司起了"萬家園"一名,才使形勢得以改觀。
唐代詩人白居易寫詩,力求貼近老百姓的生活,通俗易懂。據說他每寫一詩,必對家中老嫗誦讀,老太太能理解的就抄錄,不明白的就重寫。門業品牌命名也同樣如此。試想,木門最終是要賣給普通老百姓的,如果老百姓無法理解你的品牌含義,又怎么會買你的門呢?
一般來講,品牌命名要把握五大原則,即通俗易懂、發音響亮、正面聯想、新穎獨特、心靈共鳴。通俗易懂、發音響亮是最基本的兩大命名要素,正面聯想讓品牌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歧義,新穎獨特的名字能迅速吸引消費者注意。
TATA 木門,原名為"闥闥木門",因為"闥"字生僻難懂,后來公司改名為TATA,也首開木門品牌英文名之先河,既沒有改變發音,又顯得時尚,配以"我的TATA 我的家"這一廣告語,品牌已深入人心。
像夢天、春天、卡爾.凱旋、豪門、美凱樂等,都是在通俗易懂、發音響亮的基礎上,讓消費者獲得一個正面的聯想和心靈共鳴,給人一種"家"、"美好生活"的聯想,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浙江夢天木門的"好門好夢好生活";再如山東美凱樂木門,雖然是木門新軍,但憑借其成功的品牌名稱,和一句高度契合的廣告語"樂享美好生活",已經在魯西北木門市場中小有名氣。
名字沒取好,后期可"補牢"2008 年以來,一些規模化的家具、地板企業和投資公司也紛紛開始進軍木門市場,這就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品牌名稱與產品不匹配的問題:一是直接沿用原有的品牌名稱;二是雖然重新起名卻不理想,可能是由于老板對某些特定漢字的偏好,也可能是借此表達某種特殊的含義。總之,因為這兩種情況導致名字沒取好的企業,就有必要借助外腦,進行改名或"補牢"式的廣告語策劃。
一般來說,一個公司的品牌名稱一旦確定,就不便再更改,因此更多地是在現有品牌名稱基礎上,策劃、提煉合適的廣告語。如"盛達"、"正通"、"利威"這三個門業品牌,其名字都不十分理想,而對應的廣告語也不能很好地闡釋產品的附加值。"盛達"原來一直專注于建筑玻璃領域,后來拓展到木門領域,沿用了其原有品牌名稱生產、推廣木門,并使用了"開啟美好生活"的廣告語,銷售一直不太理想。北京上德營銷策劃機構經過市場調研和策劃論證,為其量身定制了"盛世名門,顯達之家"這一全新的廣告語,巧妙嵌入"盛達木門"的品牌名稱,并給予消費者以"名門"、"達家"的品牌想象空間,使其品牌面貌煥然一新,產品銷售也隨之有較大改觀。
對于"正通木門",我們則提煉出"通向幸福生活"的品牌口號,使原本與木門產品關聯較弱的"正通"二字,頓時有了生機。"利威木門"的品牌與產品關聯度更弱,經過反復研究、討論,最后確定了"利澤千萬家,現代新生活"的品牌推廣口號,將其不利的品牌名稱進行了合理、巧妙的轉移、嫁接。
2006 年以來,一批專注于品牌命名領域的公司也如雨后春筍般誕生、成長著,進入了企業和公眾的視線,雖然還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但也推出了不少膾炙人口、拉升銷售的經典名字,大大推動了品牌命名行業穩步、快速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