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票據逾期是房企現金流緊張的一個信號彈,也是觀察房企債務狀況和信貸風險的一個重要窗口。目前在企業票據逾期名單中,房地產業仍是“重災區”。
根據上海票據交易所最新公布名單,截至2023年8月31日,2597家主體出現承兌人逾期現象,較7月份減少254家。其中,房地產項目公司逾期數量達1449個,對應所屬房企數量為205家,較7月份(237家)減少32家,占全部商票逾期企業的比重為55.8%。
按照規則,上海票據交易所將暫停這2597家承兌人的票據承兌功能。
2023年3月~8月,6個月內發生3次以上承兌人逾期的承兌人數量達2398家,環比增加181家,其中1609家屬于房地產行業,占比67.1%。按照規則,上海票據交易所將暫停其承兌、貼現、保證、質押等功能2年。
值得注意的是,房企銷售榜TOP10梯隊首次出現商票逾期現象,即碧桂園。8月份,碧桂園旗下新增商票逾期項目公司增加75個。
出險房企仍為票據主要的違約主體,如融創中國、中南建設、海倫堡、綠地控股等房企票據持續逾期現象仍然較為嚴重。
受到房地產融資風險拖累,一些國有大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農商行也牽涉其中,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華夏銀行、重慶商業銀行等旗下多家支行分行登上名單。
地產商票逾期仍在持續
票據一般是指商業上由出票人簽發,無條件約定自己或委托他人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可流通轉讓的有價證券,持有人具有一定權力的憑證。屬于票據的有:匯票、本票、支票等等。
作為房企“隱秘的融資鏈”,商票由于是無息負債,成為一種減緩企業資金壓力的重要渠道。但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房企出現商票逾期現象,并使得上下游企業凈利潤嚴重承壓。這種逾期現象一直持續到現在。
所謂票據逾期分為“承兌人逾期”與“持續逾期”兩個概念。承兌人逾期是指,6個月內發生3次以上票據逾期,且月末有逾期余額或當月有票據逾期行為發生的,構成承兌人逾期。持續逾期是指,6個月內發生3次以上承兌人逾期的,構成持續逾期。
上海票據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31日,2851家商票承兌人出現違約,半年內增加了1297家。逾期的商票承兌人中,房地產項目公司數量達1593個,對應房企主體數量為237家,環比增長18.5%;銀行及分行支行有271家,占比接近十分之一,環比6月猛增238家。在此之前,銀行登錄這個名單的很少,這意味著信用風險從房地產、投融資平臺,擴散到了銀行。
不過,在經歷了7月份商票逾期高峰后,不論是主體數量還是逾期規模在8月都出現回落。
上海票據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31日,2597家商票承兌人出現違約,其中,地產項目公司數量1449個,環比減少9%,同比減少43.1%。
從地產項目商票逾期增量看,8月環比大幅凈減少144個商票逾期的項目公司,其中8月新增逾期項目公司環比減少40.9%至176個,7月發生逾期但8月實現逾期余額清零的項目公司有320個,環比增長2.2%,清償速度明顯加快。
從商票逾期房企所在規模梯隊來看,據克而瑞統計,8月份TOP10梯隊中僅碧桂園1家發生商票逾期,TOP11~30、TOP31~50、TOP51~100、TOP101~200中分別有6家、6家、15家、21家房企出現商票逾期現象,排名TOP200之后的逾期房企數量為156家。
8月末,TOP200梯隊的49家逾期房企主體共涉及旗下1120個項目公司發生商票逾期支付,環比減少97個,占全部逾期項目公司的77.3%。
誰是違約大戶?
根據名單可以發現,天元建設集團仍然位居榜首,僅排其后的是金科地產、建業住宅集團、榮盛房地產等。
數據顯示,天元建設集團有超過30億元票據逾期未還,最終被列入失信人名單,逾期票據主要是來自公司上游供應商。天元集團僅在建設銀行臨沂市中支行一家開戶機構的商票逾期余額就高達10.88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天元公司是一家從事建筑材料銷售的企業。近年來,由于房地產市場調整和行業競爭加劇,公司業務受到很大沖擊。
“造成房企票據逾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市場下行,房企資金緊張、房企資金鏈斷裂等原因所致,部分房企只能逾期拒付。”一位房企人士稱。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碧桂園出現商票集中延期兌付,旗下新增逾期的項目公司增加了75個。目前正在全力自救。
據債券年報顯示,2023上半年其應付商票67.46億元,應付賬款2379.84億元。這些商票首要關聯的就是供應商群體,其中包括鋼筋水泥、涂料化工、裝企、陶瓷衛浴等多個建材領域及配套產業鏈企業。
近期,曾與碧桂園合作過的東方雨虹、蒙娜麗莎、金螳螂、惠達衛浴、華帝股份等50余家企業均遭到投資者問詢,涉及其與碧桂園的業務往來、應收賬款等,其中部分供應商回復“已成立專門應收賬款管理小組”、“通過收取現金方式大幅降低應收款”來加強對工程業務風險管控。
出險房企更是深陷兌付壓力之中成為票據逾期重災區。具體來看,8月末,融創中國、綠地控股、海倫堡、弘陽地產等持續逾期項目公司數量仍維持高位,分別為363個、89個、89個、75個。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融創中國已到期未付商票規模272.2億元、綠地控股46.36億元。
克而瑞地產分析師房玲表示,穩健房企可能受到近期房地產政策組合拳頻出的影響,銷售和資金面迎來轉機,但出險房企很難獲益,銷售容易受到購房者擠兌,最終只能通過推進重組或者重整來解決債務問題。
部分票據已經出現逾期但尚未在公開市場違約的房企,后續流動性同樣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