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
“石未來新水頭”第23屆石博會全新升級——
點亮石材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全球“石界”,跨山越海,相聚南安,與“石”俱進。11月8日至11日,第23屆中國(南安)水頭國際石博會暨石設計周及第七屆中國(南安)泛家居主題活動周在“世界石都”南安水頭舉行。
本屆石博會“新”意滿滿:9大主題展區、10大論壇盛會、40個城市組團、1000位設計精英;全球430多家參展品牌、百款新品首發;國內外100多家知名企業集中展示智慧礦山、智慧加工、智慧分析、智慧交付;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等全系石材產品和服務紛紛亮相……與會國內外客商們很快意識到,對石博會、對水頭的認識需要從“一站看遍世界石頭”更新和提升到“一站看遍石界潮流,一站掌握石界趨勢”。這里不只是“買全球、賣全球”,這里源頭直采、智慧交付、創意設計、跨界共融,持續探索“石材+設計”新場景,鏈接全球,拓寬石材新賽道、塑造石材新概念、營建石材新空間,展示多彩“石尚”新生活,點亮石材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推動泛家居全產業鏈再創新優勢。
幾十年來,南安石材產業無中生有、花開全球,創造出工業產值超1300億元的產業集群,已成為集研發設計、生產加工、展示交易于一體的全球石產業整體方案解決中心。而今,南安正積極擁抱新型工業化浪潮,深入推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緊抓國家戰略疊加賦能的契機,奮進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高端產城融合,為“世界石都”和石材產業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創造無限可能。
源頭地辦展
呈現石材的一切可能
“能把這款石材在土耳其切片好發給我嗎?”
“不,你要把荒料發到水頭來加工切片,這樣更劃算、工藝更好。”
在石博會國際石材展區土耳其展團,來自中國貴州的設計師吳保羅正與土耳其客商KIZGINMEHMET商談一款石材的訂單細節。吳保羅剛開口用英文交流,對方邊計算邊用流利的中文告訴他,“你看,一噸才不到400元的關稅、航運費,這是人民幣,不是美元哦,比直接進口切片省很多錢。”吳保羅十分驚訝,取了中文名“孔明”的KIZGINMEHMET則欣然一笑,“世界就這么神奇。”
這就是“石博會”突出源頭地辦展的底氣。在孔明看來,規模、技術、成本和市場、設計的優勢,讓水頭成為“世界石都”。以孔明為例,他的26個土耳其礦山供應商,98%的荒料原石均發往水頭。
“水頭是石材產業鏈的源頭地,石博會占據C位,聚焦世界目光”,石博會組委會總干事潘鵬章介紹,水頭匯集了國內外優質石材資源,已成為集研發設計、生產加工、展示交易于一體的全球石產業整體方案解決中心,可以看到“有關石材的一切可能”。
立足水頭、輻射世界,依托源頭地優勢,石博會建立起海內外石材溝通與交流的平臺,參展的全球品牌達430多家,直采引流、渠道引流、末端引流同步發力。本屆石博會吸引了超40個石材聚集地區、超5000人的專業采購團前來直采;匯聚異地石材商協會、設計師團體、在南參建項目的央企國企等單位,在渠道上搭建起展商與采購商的合作橋梁;住邏輯、采住網等知名集采平臺和伊朗、土耳其等主要石材國組團參展,對接“石”機。展會精準對接“產、供、銷”全鏈條,促成多方合作共贏。
智造創變
賦能石材產業提級
“打開新賽道,產業展面上要促進技術提升、加強生產賦能、暢通供需循環”,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孫傳旺以數據與政策講解產業趨勢;“高潮期隨大流能過得很好,低潮期需要像小草一樣找到縫隙生存下來”,全聯石材業商會會長、英良集團董事長劉良以線鋸繩鋸、硬石加工、可視化數字車間管理的爆紅案例勉勵石界進行智造變化,穿越周期……
9日下午舉行的石材產業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是石材人翹首以待的盛會,論壇邀請了北京國建聯認證中心項目主管王瑞韞講解石材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孫傳旺從專家學者的角度為我們解讀宏觀經濟下的石材創新發展之路,劉良解讀石材行業發展趨勢與方向,分享石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和應用案例,為石材產業賦能提級。
坐而論道、起而行之。拓寬新賽道、提質擴量、推動產業蝶變是當前石材業的關注焦點和實踐。“這種線鋸,能讓石材成材率提升15%,石粉排放可減少80%。”機械設備展區里,呂河線鋸負責人滿面春風地介紹該公司從硅片切割中獲得靈感的研發新品。今年6月初,南安市出臺了推廣運用石材線鋸促進石材企業增產增效的若干措施,以最大限度減少石材行業石粉排放。
有人研究減少石粉排放,有的則研究石粉利用。在南安華大石材產業技術研究院展廳內,看不到石材卻處處是石材,衣柜、鞋柜、酒柜的原形均是石粉。“這些都是用石粉制作的石塑板,有很好的裝飾效果,防潮防火、耐酸堿、抗老化,非常適合廚房、浴室等潮濕環境。”研究院副院長黃身桂介紹,研究院一直致力于石粉利用的課題研究,與石企合作的石塑板是其石粉的處理和利用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成果。
鏈接設計
引領潮流釋放新生命力
“產業已經兩極分化,只有兩種品種:被設計過的品種和沒被設計過的品種,或者可控和不可控的產品”,談及產業的“變與為”,劉良直言,未被設計、不可控的品種走向低端、價值低、一片紅海,而被設計過、可控的產品走向高端、價值高、一片藍海。
劉良認為,石材業過去是B端,未來則已走向C端,石業企業要從流通品牌向消費品牌轉變,加速石材藝術化才可以讓消費者認可石材的價值。
連續多屆,石博會推動深入探索“石材+設計”新場景,激發創意設計與建材家居行業融合發展的新動能,賦予世界石都更具視覺沖擊力的文化符號。本屆石博會,整合了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深圳市裝飾行業協會等高端設計資源,組織20多位設計大院院長、1000多名設計精英,全國設計大師石上盛會、設計黑馬軍團頒獎晚宴、世界石都首屆藝術設計大獎賽頒獎盛典、第六屆金鑰石獎頒獎盛典、石都新勢力論壇、美石市集、全球石材美學館等均圍繞著設計展開。年輕設計師用新鮮視角解構空間美學,在石材工藝、石材創意、石材應用、石材軟裝等方面挑戰更大突破。石材青年們傳承發展,探討石材行業的新設計思維、新營銷方式、新管理理念、新發展方向,展現向上的力量。
相通則并進,相閉則各退。“設計與石材產業的深入鏈接,促進了石材與設計行業、石材與建筑行業、石材與文化、石材與家居的融合發展”,中國建筑學會室內設計分會副理事長彭曉認為,設計與石材也以石材產業的升級發展力促建筑設計可能性和創造力的廣泛延展,實現雙向賦能、聚力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