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對湖北荊州的門企老總而言,絕對可以用"痛苦"來形容,外部面臨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漲、行業競爭加劇造成利潤下降,內部又要解決產能不足、設備落后、工人難招等一系列讓人頭疼的問題。正如一門企老總所言:"門企前幾年的好日子將一去不復返了,接下來將面臨生死考驗。"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近日,筆者在湖北荊州城區各生產企業采訪時發現,這些企業的車間里并沒有出現"熱火朝天"的景象,與年前形成了鮮明對比。據業內人士透露,很多門企因原材料、勞動力、物流、營銷等成本上漲,已經快撐不下去了。
低門檻入市盲目擴軍
前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門窗需求呈剛性增長趨勢,門窗成為泛家居業最具投資潛力的行業,不少原來從事家具、板材、地板行業人士看到了其中蘊藏的商機,紛紛投身門窗業。由于門窗業入行門檻低,投資二三十萬元,買幾臺設備,租幾間廠房,找幾個工人師傅就可以投產了。而且一年下來,就可賺幾十萬到上百萬元,如此高的投資回報率甚至連這些門企老板自己也未曾料到。
來自荊州市家具協會的信息顯示,荊州市共有門業企業300多家,僅荊州城區就有50家左右。這些門業企業散落在城區的各個角落,靠租賃閑置的廠房、民房從事生產。"無規模、無品牌、無渠道"成為行業的共同特征。這些企業中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上的不到5家,且幾乎沒有自己的注冊品牌。有的甚至連工商部門的營業執照都沒有,僅僅通過在建材市場設自營店的模式來尋找客戶,以低價來沖擊當地和周邊市場,主要消費群體為城市低收入階層和農民。
成本上漲舉步維艱
從去年開始,門窗業成本上漲已逐漸成為這些企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據湖北清雅門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文清介紹,目前,生產復合門所必需的香杉從去年的每立方米1880元現在上漲到2300元,密度板已從去年的每張56元上漲到每張61元。同時,勞動力成本也開始上調,除底薪每人增加500元至1000元外,計件工資每套門也提高了3元左右,否則根本招不到工人。因此,提高產能、更新設備、擴大規模成為門窗行業必然的趨勢。
據程總介紹,目前湖北荊州幾乎所有的門業企業使用的都是"土設備",硬件成為了這些企業的"硬傷",只能生產、免漆門等低檔產品,根本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殘酷的現實迫使這些企業升級轉型。
升級轉型成為必然
荊州荊新門業董事長文新林認為,荊州門企與國內知名門企相比,在設備、人才、技術上都有很大差距。要在這場殘酷的競爭中不被淘汰,升級轉型是唯一的出路,而要升級轉型,就需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作支撐。荊州門企需要升級轉型已成為業內的共識。但荊州的門企卻普遍"為錢所困"。據悉,要興建一個現代化的門業工業園,最少的投入也在千萬元以上,而荊州目前有這樣實力的企業少之又少,融資成為這些企業的共同難題。
湖北清雅門業有限公司作為荊州最具實力的企業之一,已經開始走升級轉型之路。據了解,清雅門業在荊州城南學堂洲征地30畝興建工業園,按現代企業的標準建設。砂光機、電腦雕刻機、熱壓機等設備全部從國外引進,實行流水線作業,新工業園建成投產后,將使流程更清晰、效率更高、質量更有保證、成本也更低。屆時,將形成年產2萬套的生產能力,產能比以前擴大3倍。同時,清雅門業已在華中門業集散地 武漢舵落口大市場興建旗艦店,走經銷商加盟的品牌專賣之路。新工業園建成投產后,將依托現有的經銷商網絡向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市發展經銷商,然后向全國滲透,在時機成熟時進軍原木門領域。隨著新工業園的投產,清雅門業將步入發展的快車道。清晰的發展戰略更將助推清雅門業向一流門業企業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