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由國際玻璃協會、中國硅酸鹽學會主辦的“國際玻璃協會2023年年會”近日召開,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丹麥、澳大利亞、土耳其等16個國家和地區近450名專家學者參加此次年會。
據介紹,此次年會以“玻璃創造美好未來”為主題,設置了玻璃結構與玻璃轉變、先進玻璃深加工技術、先進功能玻璃與應用等10個專題,受邀嘉賓作了精彩的主旨報告。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光科學研究所教授PhilipRussell作題為《世界上最長的空穴:光子晶體纖維》的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硅酸鹽學會副理事長彭壽作題為《玻璃柔性化的未來:顯示、能源,還是更多未知的可能》的報告,阿德萊德大學教授HeikeEbendorff-Heidepriem作題為《制作光纖最好的玻璃材料是什么:二氧化硅還是柔性玻璃?》的報告,京都大學教授SatoshiHorike作題為《一維、二維、三維網狀MOF玻璃的合成與性能研究》的報告。
中國硅酸鹽學會理事長高瑞平致辭
主辦方中國硅酸鹽學會理事長高瑞平在致辭中表示,國際玻璃協會年會的召開對加強各國玻璃領域專家學者間的交流與合作,增進國際玻璃協會會員國間的友誼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中國硅酸鹽學會作為國際玻璃協會的重要成員,時隔12年后再次舉辦國際玻璃協會年會,也意味著學會將在該組織中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