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5月11日,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西安市2024年度政府規章制定計劃》,排在首位的就是《西安市既有建筑幕墻安全維護管理辦法》。
今年4月,西安市司法局發布《西安市既有建筑幕墻安全維護管理辦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
西安既有的建筑幕墻有多少?是怎么管理的?是否實現了數字化?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主管部門及相關專家。
>>相關案例
玻璃幕墻自爆
聯系多次無人維修
西安浐灞一小區業主金先生買下17樓一套兩層公寓作為辦公場所,2021年交房后裝修入駐辦公,2022年8月,房子二層外墻玻璃突然自爆,金先生開始了漫長維權路。
“2022年8月7日,房子二樓的玻璃幕墻突然自爆,上面滿是裂口,但當時還沒有墜落。這個玻璃幕墻是雙層的,自爆的是外面那一層,因為還在保修期內,我第一時間聯系物業,讓物業找人維修,物業每次回復都是找人來看,或者要和地產溝通,但一直沒有進展,后來他們來量過一次玻璃。”金先生說,“2022年12月的一天,西安刮大風,把碎裂的玻璃吹掉了,砸到了一樓的窗戶,好在沒有人受傷;2023年3月,又出現了一次吹風天氣,更大面積的碎玻璃墜落,物業一樓拉了警戒線,圍擋了起來。”
金先生說,一塊還在保質期內、責任很清楚的玻璃幕墻碎裂,他聯系了多次都未能維修,他擔心的不僅僅是自家辦公室的環境,更擔心可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記者走訪
居民小區、寫字樓、綜合體
玻璃幕墻日益增多
近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走訪了西安城區多個居民小區、寫字樓、綜合體發現,玻璃幕墻日益增多。
在西安市城南一個剛剛交房的小區,記者看到,不少住戶都在拆改自家陽臺,業主李先生說,自家的陽臺原來是帶有防護欄的,是直接安裝在外面的鐵藝防護欄,覺得不太美觀,決定拆掉,再把客廳與陽臺間的推拉門拆除,把陽臺改為落地窗,能增加室內的采光。李先生說,同戶型多個業主都打算這樣改造,可以擴大房屋使用空間,更加寬敞明亮。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在城北一個綜合體外看到,該綜合體由購物中心、酒店、寫字樓組成,全玻璃幕墻是該綜合體的顯著特色。在該綜合體的介紹資料中提道:采用國際領先的雙超中空Low-E單元式玻璃幕墻,選擇了玻璃單元式幕墻,全玻璃幕墻設計,讓其不僅以美學為城市代“顏”,更是成就了一座城市的商務封面。
記者走訪過程中,有部分市民對日益增多的臨街玻璃幕墻安全表示擔憂。市民孫先生說,自己所居住的小區和上班的寫字樓,臨街都是玻璃幕墻,之前發生過玻璃自爆的現象,“一般老百姓很難更換玻璃幕墻,需要專業人員操作,玻璃幕墻一旦自爆,被風吹落,很容易傷到人,所以對玻璃幕墻的安全性很擔心。”
>>《辦法》規定
明確既有建筑幕墻
安全責任人以及管理規范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梳理《西安市既有建筑幕墻安全維護管理辦法(草案征求意見稿)》,發現《辦法》中明確玻璃幕墻安全責任人以及管理規范。
建筑物所有權人是建筑幕墻的使用安全責任人。
既有建筑幕墻使用人應當按照《建筑幕墻使用維護說明書》的要求正確使用,不得實施危及建筑幕墻使用安全的行為。利用建筑幕墻設置戶外廣告、城市夜景照明、牌匾標識等設施的,應當符合相關規定和技術規范,確保幕墻結構及新增設施的安全性。
建筑幕墻位于學校、車站、廣場、機場、體育場館、劇院、商業街、大型商業綜合體等公眾聚集場所,或者附著于超高層建筑的,使用安全責任人或者其委托的管理單位應當安排專職人員加強日常巡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處理。
使用安全責任人應當按照相關技術規范要求,定期對既有建筑幕墻開展以下檢查:
對建筑幕墻的密封性、破損狀況以及與主體結構連接的缺陷、變形、損傷情況等進行定期的日常檢查,檢查周期每年不少于1次;建筑幕墻工程竣工驗收后滿1年時,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此后每5年應當檢查一次,檢查項目主要包括幕墻面板、室外構件、開啟窗、受力構件、連接構造、功能性構造等;采用結構粘接裝配的建筑幕墻工程,在竣工驗收滿10年時,對不同工程部位采用的硅酮結構密封膠進行粘接性能抽樣檢查,此后每3年進行一次檢查;建筑幕墻工程采用施加預應力的拉索或拉桿結構的,在竣工驗收滿6個月時,進行一次全面的預拉力檢查和調整,此后每3年進行一次檢查和調整。
對超過設計使用年限的建筑幕墻,經安全性能鑒定后能夠繼續使用的,此后每年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既有建筑幕墻遭遇強風、地震、火災、爆炸等自然災害或者突發事件后,使用安全責任人應當進行專項檢查,并根據損毀程度制定處理方案,及時處理。
>>主管部門
西安既有建筑幕墻288萬平方米
使用過程中存在多種隱患問題
西安現在既有玻璃幕墻有多少?平時是如何管理的?是否實現了數字化管理?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西安市住建局。
西安市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玻璃幕墻因美觀、自重輕、采光好及標準化、工業化程度高等特點,自20世紀80年代起,在商場、寫字樓、酒店、機場、車站等大型和高層建筑的外裝飾上得到廣泛應用。
“近年來,個別地市偶發的幕墻玻璃自爆或脫落造成的損物、傷人事件,引發社會關注。”該工作人員表示,為加強對既有建筑幕墻的安全管理,原建設部印發了《既有建筑幕墻安全維護管理辦法》,規定了既有建筑幕墻的安全維護應實行業主負責制,并明確了國務院建設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責。《民法典》相關條款對因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塌陷、高空墜物等造成他人損害,業主、使用人的責任也進行了明確劃分。
既有建筑幕墻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多種隱患問題,如開啟門窗存在金屬構件的銹蝕、斷裂、變形、松動和損壞脫落等;結構膠和密封膠存在老化、龜裂、氣泡和脫落等;幕墻玻璃存在自爆、破損、中空玻璃起霧、結露和霉變等;受力構件存在變形、錯位、松動、損壞,防腐涂層的銹蝕等;還存在不同程度的雨水滲漏等問題。根據原建設部《既有建筑幕墻安全維護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規定,既有建筑幕墻出現下列情形之一時,其安全維護責任人應主動委托進行安全性鑒定。
(一)面板、連接構件或局部墻面等出現異常變形、脫落、爆裂現象;
(二)遭受臺風、地震、雷擊、火災、爆炸等自然災害或突發事故而造成損壞;
(三)相關建筑主體結構經檢測、鑒定存在安全隱患。建筑幕墻工程自竣工驗收交付使用后,原則上每十年進行一次安全性鑒定。
另根據《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JGJ102-2003)規定,在幕墻工程竣工驗收后一年時,房屋安全責任人應對幕墻工程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此后每五年應檢查一次。
“根據西安市住建局5月份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市共有各類建筑幕墻288萬平方米(包括玻璃幕墻、金屬板幕墻、非金屬板幕墻、石材幕墻等),已按行政區劃建立了臺賬資料。”工作人員說,“為了加強西安市既有建筑幕墻的安全管理,2023年西安市住建局在借鑒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經驗及基礎上,編制了《西安市既有建筑幕墻安全維護管理辦法》,明確了‘業主負責、屬地監管、預防為主、規范治理’原則,系統制定了安全責任主體、安全使用、日常巡查、安全檢查等內容。目前已報送西安市司法局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同時,為提高從業單位和從業人員的執業能力,以及業主和基層管理人員對建筑幕墻隱患的辨識能力,下一步計劃編制《西安市建筑幕墻技術導則》和《西安市建筑幕墻自查排查手冊》。”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對于讀者提出“上海等城市實現了玻璃幕墻無人機巡查等信息化管理,西安市是否有望實現”的問題,西安市住建局也在密切關注和學習相關城市先進經驗和好的做法,結合該局正在建設的“智慧住建”系統,為下一步提高完善西安市建筑幕墻信息化監管手段提供平臺支撐。西安市住建局希望通過華商報積極傳播宣傳既有建筑使用安全常識,形成“業主高度重視、群眾人人參與、屬地監管有力、隱患規范治理”的良好氛圍。
>>專家建議
應對玻璃幕墻進行適當的設計、施工、維護和保養
西北工業大學力學與土木建筑學院鄭武幸博士表示,玻璃幕墻是一種常見的建筑外圍護結構,具有美觀、透光性好、能承受一定荷載等優點,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根據《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的規定,玻璃幕墻的結構構件設計使用年限一般可取為不低于25年。實際使用壽命可能會因材料質量、施工技術、維護保養等多種因素而有所不同。”鄭武幸表示,責任主體應該重視玻璃幕墻的保養:應保持幕墻表面整潔,避免銳器及腐蝕性氣體和液體與幕墻表面接觸。定期檢查幕墻整體有無變形、錯位、松動,玻璃面板有無松動和損壞,密封膠有無脫膠、開裂等。
建議通過以下措施保證玻璃幕墻的安全性:幕墻可開啟部分的抗風壓變形、雨水滲透、空氣滲透等性能參數均為關閉狀態的設計參數;避免非正常開啟,非正常開啟所造成的損壞是原因之一,因此應避免不當操作;遭遇強風、地震、火災等災害后,應及時進行全面的檢查和必要的修復;進行幕墻外表面檢查、清洗、保養與維修時,使用的作業機具設備應保養良好、安全可靠。通過適當的設計、施工、維護和保養,玻璃幕墻可以成為一種既美觀又實用的建筑外圍護解決方案。
>>他山之石
上海上萬座建筑玻璃幕墻實現“數智化”監管
記者查閱資料獲悉,目前上海上萬座玻璃幕墻已經實現了“數智化”監管。
無人機自動巡查,AI智能識別建筑玻璃幕墻隱患,發現險情自動聯動應急管理平臺完成險情報警……上海市“一網統管”平臺通過隱患發現、精準推送、及時排險等安全治理手段,讓1萬多座玻璃幕墻建筑實現了“數智化”監管。
據悉,上海市1萬余座既有幕墻建筑已擁有包括地理位置、大樓年齡、幕墻結構、維保記錄等“一樓一檔”大數據,并已通過線上自查、綜合狀況、信息完整度、檢查整改、定期檢查五個角度,對樓宇的安全度進行了綜合評定。相關部門可通過“一網統管”平臺在線實時監控,及時做好定期報告、檢查整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