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從安徽省合肥市向南出發,再沿著巢湖岸邊一路東進,約一個小時的車程,就可來到黃麓鎮,這里便是富煌鋼構總部所在地。
近年來,富煌鋼構堅守主業,不斷在技術上推陳出新,同時培育新業務。公司產品有何優勢?在發展中遇到過哪些難題?面對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下一步又有何規劃?
將規模化生產組織好
鋼構企業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富煌鋼構通過打造出一支“鐵軍”隊伍,從產品設計到加工制造,每一個工藝流程都追求完美。
“鋼結構企業的生產難點在于,如何將規模化的生產組織好、平衡好,達到按時向業主交付的狀態。”富煌鋼構董事、副總裁畢水勇對記者表示,“高峰期我們同時有40多個項目在車間里做,這么多的項目如何去組織,如何去平衡各項目的工期進度計劃,同時兼顧質量安全,這是生產時面臨的最大難題。”
今年1月份,富煌鋼構中標的深圳中金大廈工程鋼結構專業分包項目正式交付,其中,媒體樹(景觀電梯)、樹杈柱等建筑造型頗具新意,但記者了解到,在生產環節中公司卻遇到了很大難題。
以原材料半成品采購為例,管子的直徑與厚度之比業內俗稱為徑厚比,如果徑厚比在15到20之間,轉板較為容易。然而中金大廈的媒體樹徑厚比只有10,而國內現有轉板機均不能實現正常轉管,這給公司出了一道難題。
“后來我們了解到,國內大型造船廠的萬噸壓力機可以慢慢壓制,這才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畢水勇說。
轉管問題解決后,富煌鋼構再次遇到了生產環節的難題。由于中金大廈幕墻安裝計劃出現調整,公司不得不暫緩東側的媒體樹工程,轉而配合西側幕墻安裝進行鋼結構部分的施工。
“幕墻安裝計劃原先是從東側開始,但后來改成先做西側。我們的媒體樹工程在東側,于是只能暫緩。反饋到工廠里,就需要工廠先把西側的鋼結構先做出來,要搶進度和工期。”畢水勇表示,這就要求企業的深化設計、原材料采購、生產工藝布置、人員組織、機械設備等都進行相應的調整。
產品“身份證”背后
走進富煌鋼構生產車間,一條條智能生產線正在有條不紊的工作。車間技術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通過智能下料、機器人焊接、噴漆等途徑,加快推進智能制造生產線建設,主要包括引進最先進的銑、組、焊等設備,致力打造一條全國一流的鋼構智能制造生產線。
“通過智能制造生產線,H型鋼板上已完成制孔、切割、活口等工藝,制成半成品。”上述車間技術人員在現場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接下來就是對半成品進行拼裝、焊接、打磨、拋光和發貨。
據了解,裝配式鋼結構的施工速度比傳統的混凝土結構提高50%以上,大大縮短了建設周期。而且裝配式鋼結構在建造過程中節能、節水、節地,同時材料可拆裝、可循環,回收率高達70%,這也是鋼結構產品的優勢所在。
記者注意到,從富煌鋼構車間運出的每個產品都有二維碼,憑借這張“身份證”,下游客戶可通過掃描進行溯源,以便了解產品的材質、型號、售后以及出廠日期等信息。
通過數字化賦能,產品質量有保證、產能效率有提升,人力成本也隨之下降。車間管理人員表示,公司為滿足客戶的工期要求,通過各類方式搶工期,未出現過一例項目工期索賠。同時,無一例重大質量事故發生,產品的質量精度也達到了更高的層次。此外,以前約20個人完成的操作,引進智能一條生產線后只需要6個人即可完成,從而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
富煌鋼構董事長曹靖認為,通過建立統一的數據平臺,收集并分析生產、銷售、庫存等各環節的數據,實現對整個公司運營的精細化管理,便于幫助公司更好地了解業務狀況,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公司積極向綠色、環保、智能制造轉型,構建新型制造體系,實現產品的綠色化、智能化。”在曹靖看來,鋼構公司的數字化轉型是提高工作效率、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客戶滿意度和適應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
持續優化業務結構
如何穿越行業周期,不斷實現自我發展?曹靖認為,必須一手抓技術創新,一手抓產業升級。
早在1997年,富煌鋼構就轉向輕鋼結構市場,成為國內首批、安徽第一家鋼結構企業,主要以建設輕鋼結構廠房為主。2007年,公司由輕鋼轉戰重鋼,在上海設立分公司。2015年公司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期間,公司陸續承接了阿里巴巴阿里云大廈、廈門世茂海峽大廈、深圳中金大廈等鋼結構標志性工程。在大跨度空間結構項目上,公司先后承接了上海世博會上五個國家(西班牙、希臘、冰島、阿聯酋、委內瑞拉)的七個展館。2017年,富煌鋼構取得建筑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并轉型裝配式建筑。自此,公司走上了自主研發裝配式建筑的技術體系之路。
當前,國家高度重視并陸續出臺多條政策鼓勵支持前沿新材料行業的發展與創新。多地也先后出臺政策探索綠色建材推廣應用模式,推動本地綠色建材企業綠色化發展,其中重點強調要促進保溫隔熱、防火材料、綠色建材的推廣應用。
曹靖表示,富煌鋼構將圍繞重點區域市場和新業態相關項目,著力提升新興業務競爭力和技術水平,持續優化業務結構,不斷提升管理效率,降本增效,進一步擴大公司在行業市場占有率和領先優勢。
“下一步,公司將在新材料方面取得突破。”富煌鋼構副總裁沈萬玉說,比如,作為航天材料的碳纖維,應用到建筑領域必將產生重大影響。還有應用于海洋工程的材料、醫學領域的材料、防水防火保溫材料等,這些材料應用在建筑領域,必將是一塊巨大的效益“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