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門都浙江永康,大力科技集團的發展正在成為一個引人矚目的現象,從2001年3月成立至今的10年時間里,目前"大力"擁有固定資產3億多元,各類、防火門的年生產能力達到100萬樘。在拓展內銷的同時大力集團還積極開拓國際市場,2006年以來"大力"的產品已進入了俄羅斯、阿拉伯等國際市場。
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柴文勝介紹說,"大力"發展至今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依靠的就是"顧客為本,品質如鐵"這一企業理念。多年來大力集團在眾多同行之中一直以其產品款式新穎、服務周到、供貨及時而著稱,在全國形成了一大批穩定的客戶群,在市場中的占有率也不斷攀升。
為什么"大力"一直以來這么重視產品的品質呢?
這和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柴文勝的個人經歷有著極大的關系。因為柴文勝從學校畢業以后到自己下海創業之間從事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唯一的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國營機械廠做車間質管員。多年的職業生涯讓他養成了一種始終認真和追求高質量的職業習慣,后來下海經商辦廠后依然保持著這個習慣,這也成為大力集團獲得成功的基因之一。
柴文勝介紹說,當初下海第一件事情就是做防盜門配件,就是因為多年質檢經驗讓他認真做事,勤于思考,無論是工藝技術水平還是做出來的產品質量都比一般的配件廠要高出一大截,在配件行業逐漸脫穎而出,口碑很好,所以當時一些龍頭企業一旦遇到有什么難做的新配件,首先就會想到柴文勝。當時永康龍頭企業開發出了一款新型防盜門產品,其中的一個門中門的小窗配件一直沒有人能做得好,該企業第一時間找到柴文勝,用了不到一個星期就把新產品給開發出來。正是這個獨有的配件產品讓柴文勝掘到了下海之后的第一桶金,成就了后來大力集團的輝煌。
柴文勝說,做配件的經歷,讓他深刻認識到,要在一個行業內取得良好的發展,獨特的、可靠的產品品質不可或缺,因此大力集團自成立至今,始終堅持"質量第一、信譽至上",嚴格把好質量關,做到"讓自己滿意,更讓顧客滿意",并且在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守高標準的要求,堅持設備先行之路,吸收、引進、消化國外先進設備和技術,保證產品的優質高效生產。同時在國內聘請多名專業產品設計開發、模具制造、營銷管理的高級人才,并且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每年都按銷售額的一定比例投入經費,以滿足科研工作的需求,我們每年都能推出若干款不同款式、不同工藝的新產品。
柴文勝認為,獨特的設計思路和工藝技術能夠帶來好的產品創意,但是要把這些好的創意轉化成為產品還需要高水平的質量管理,因此大力集團以"人才、科技、規模、效益"為企業核心,實行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同時還十分注重對員工的培訓,公司的行政辦公室每年都要編寫員工培訓計劃,對從事影響產品質量工作的人員都進行有計劃的職業技能培訓,保證員工質量管理技能水平的提高,而生產車間也會持續地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崗位技能培訓和質量意識培訓。公司還會定期組織全體員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不斷增強員工的法制觀念、技術素質和質量意識。
要讓顧客滿意除了產品品質,還需要良好的售后服務,"大力"在這方面也花費了不少心思。柴文勝說:"以質優取信于顧客,以服務競爭于對手"是"大力"的發展思路,大力一直以優質的服務和創新來鞏固老客戶發展新客戶。公司編制了《企業質量誠信手冊》,以質量為重點,做到誠信研發、誠信生產、誠信宣傳、誠信服務、誠信文化、環境安全、社會誠信責任和信守承諾,建立和實施企業質量誠信管理體系運行的準則,確保企業質量誠信體系的要求和方針、目標的實現,使顧客滿意。而正是由于優質的售后服務才能使"大力"的銷售網絡在穩定中逐步壯大。
隨著大力科技集團的茁壯成長,大力已儼然逐漸向行業巨頭方向發展,但對于近來頗受業內關注的品牌整合,蔡文勝卻是持反對的觀點。
柴文勝講到:現在談品牌整合的人,大部分都是那些坐在大學里的教授,而門業的實際情況他們大都還是沒有看的很透徹。打個簡單的比方吧,在永康先在有1500家左右做門的,你要是想把這1500家門企一下整合到剩下150家,這可能嗎?國家首先就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問題,企業整合之后你的技術、專利能真正能下放到合并過來的企業嗎?有這個膽量做到100%共享企業所有的資源嗎?這個我想是否定的。國家未來的發展,中小企業才是發展的主力,最近國家也準備成立一個類似于"中小企業商會"的部級單位,直接由國務院來領導,專門扶持國內的一些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在這種情況下你說要整合中小企業,難度還真不是一般的大。說以我認為,財富是不可能完全有一小部分人來掌握,換句話說整合也不是不可,但是首先得保證大家都有飯吃,市場一定是要公平競爭,不能只想一家獨大,中國有句古話說的好: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再有一個,到目前為止光永康這個市,門企的年增長率是在10%左右,全市門企在1500家左右,每年都有倒閉的小廠,但是每年新開的廠子更是比倒閉的要多很多,而且有些還越做越強,廠子越來越大,就算你今天整合了幾家其他的企業,明天就會在其他地方建起好幾座新廠,這都整合的過來嗎?所以別老想著整這整那,專心做好自己手中的東西才是正事,只有專心把自己的產品做好、做強、做大企業才會有長久的發展。制造和創造是才企業發展的"雌雄雙劍"。
跨入"十二五",柴文勝在布局公司發展戰略的同時,對于中國門都產業品牌的培育和發展又有了更多的想法。
作為永康市人大代表,他為永康五金產業騰飛積極獻言獻策。柴文勝說: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市政府一些列的扶持政策讓企業家備受鼓舞。他建議繼續采取在資金、土地、技術上傾斜的政策,徹底改變永康企業"低、小、散"的現狀。統籌組建強有力的協調班子,加快"永武縉"企業的和諧發展。在指導經濟工作時,突破永康行政區域的限制,放大永康經濟的概念,變"永康經濟"為"永康人經濟"。"十二五"期間要多關注在外永康商人的發展,使永康真正發展成為永康人的"經濟總部"。
對于永康市鋼門窗行業協會的成員企業來講,協會副會長、秘書長柴文勝更是一個熱心推動行業抱團發展的有心人。作為協會秘書長,他不顧公司事務繁忙,每周都要抽出一部分時間用于處理協會事務,推進行業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