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要科學規劃布局前瞻引領型、戰略導向型、應用支撐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加強基礎研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神舟”飛天
“北斗”環繞
嫦娥“攬月”
星空浩瀚無比
探索永無止境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由硅寶科技100%全份額提供密封膠產品的國家重器、我國在航天領域的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于2024年2月27日在哈爾濱通過國家驗收,已開始正式運行。
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新區科技創新城,又被稱為“地面空間站”,其實質上是將空間站和太空實驗室的許多功能“搬”到地面上,以便進行以往只能在太空中進行的許多實驗。
不同于其他科研項目和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兼具科學研究與工程建設的雙重特性,技術難度大、周期長、風險高,可借鑒經驗幾乎空白。從大片的農田和魚塘,到拔地而起,地面空間站的建設經歷了整整18年。
據悉,從2005年開始組建團隊進行調研分析和系統論證,到2015年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立項審批,成為“十二五”啟動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再從2017年開工建設到2024年通過國家驗收,團隊從籌建之初的十幾人增加到百余人,覆蓋物理、材料、機電、電氣、化工、航天、生命等多個學科。
為什么要建地面空間站?
說起空間站,我們腦海中常出現的畫面是壯觀的航天器和忙碌的航天員。空間站的建設和運營,需要從運載火箭到空間應用等14大載人航天工程系統共同支撐。
空間站軌道的實際環境受到太陽、地磁等自然環境的干擾,這給在理論上開展空間環境條件下的研究造成困擾。此外,在空間站開展相關研究還存在其他許多困難,例如很多儀器設備無法運送到太空;一些大質量的設備、材料和物質上升到太空需要支付極高的成本和代價。
因此,“地面空間站”更方便進行科學實驗。未來,許多需要在太空中進行的實驗,如保障航天員在艙外工作時的生命安全、提升航天器的使用壽命等,都可以在這個裝置中完成。航天員也可以在這里模擬太空生活,以適應月球、火星等星球的表面環境。
地面空間站對于重大科技創新突破、產業轉型升級、高端人才培育等具有重要意義,將為揭示空間環境下物質結構演化規律和耦合效應的物理本質、服務深空探測和商業航天、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有望進一步提升空間科學與技術領域原始創新水平。
01地面空間站實驗樓
該裝置由哈工大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聯合建設,占地面積約為50個足球場大小。它包含“一大三小”四棟實驗樓,“一大”即空間綜合環境實驗樓,“三小”即空間等離子體科學實驗樓、空間磁環境科學實驗樓和動物培養室。
這些實驗樓或許外表不像摩天大樓那樣熠熠生輝,但它們的內部卻大有乾坤。世界各國的地面空間站很多都是功能單一的,只能模擬太空環境中的少數環境,而我國的這套地面空間站則比較全面。它可以模擬很多太空環境,除了幾種常見的太空環境之外,還可以模擬月球表面環境和火星塵的環境,而火星塵模擬系統更是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月塵艙
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火星塵艙
硅寶科技懷著超燃的民族自豪感,以硬核科技力量,全心助力地面空間站的建設,用膠比例達到100%,其中包括全新升級的硅寶991保溫系統耐候密封膠、硅寶998硅酮耐候密封膠等多個產品。同時,公司組織了一流的銷售和技術團隊為該項目的建設精心提供全面而周到的市場服務,確保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高質量、高效率投用。
硅寶科技是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
從三峽大壩、中國高鐵、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到全球第一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核聚變能源大科學裝置,再到地面空間站,硅寶科技已經成功服務了無數的大國重器。
技術高標準、產品高品質、服務高效率——硅寶科技不斷刷新著城市的“天際線”,粘結著城市的“安全線”,守衛在國家支柱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