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市經濟開發區工業功能區內的衢州澤豪門窗有限公司辦公樓,迎面就看到塑鋼門窗的展示樣品,幾名設計人員專注地坐在電腦前,和客戶進行溝通。“我們不找客戶,都是他們找上門的。”公司總經理李兆慶說,公司的產品定位高端,已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客戶,而以質取勝,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是他們最大的致勝法寶。
作為生產塑鋼門窗的中澳合資企業,衢州澤豪門窗有限公司在金融危機來臨時,顯示它的抗壓性,在行業一片蕭瑟中,出口和國內銷售逆市走高,2009年客戶數量同比增長49%,銷售額同比增長59%。海外銷售今年1月至5月已超去年半年的水平。日前,叩開了海地重建的市場大門。
2006年,“澤豪”成立第二年,即以高端化為目標,面向全球市場。“我們已出口到20多個國家,如北美、歐州,加勒比海地區。”有著國外留學經歷的李兆慶,對國外市場有獨到見解。“像巴哈馬、多米尼加共和國等,別看他們都是小國家,但都是度假勝地,世界級有錢人都在那兒蓋房子。北歐的挪威、瑞典都是高寒地帶,這些地區都為我們介入留下了巨大空間。而亞太地區,像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盡管他們有產業優勢,但競爭并不充分。”
在李兆慶看來,自己作為一家小公司能打開國外市場的大門,優勢多多。“國外同樣性能的產品比我們要貴50%左右,除了價格優勢外,低碳生活已被全球所推崇,我們產品所具有的‘隔音、節能、防盜’特點恰恰滿足了市場的需求。” 建筑節能在走三步,第一步是被動節能,第二步是半被動節能,第三步是主動節能,即建筑元件本身就是太陽能裝置,能夠吸取轉化能源。我們正在往第三步的方向走,前景一定很廣闊。
據了解,“澤豪”進出口業務全部是自營,主要通過網絡,針對工程咨詢,房子結構、氣候等方面的問題,與國外客戶進行溝通。早在4年前,“澤豪”就借助于“中國制造”、“阿里巴巴”兩個網絡外貿平臺,踏上通往國外市場的路途。“外國人要找中國產品,不知從哪里入手。中小企業沒什么知名度,產品怎么走出去,必須走網絡捷徑。”“澤豪”以超前的眼光意識到了這一點,初起合作幾年,每年投入20多萬元用于平臺推廣,一下子使自身站在了高起點上。與此同時,公司培養出懂英文、掌握門窗技術的人才,通過上網專門和客商進行交流,根據客商需求,設計、定制產品。一個客戶從洽談到交貨,僅用3個月時間。
李兆慶說,現在他們已與美國一客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依托于“海地重建”計劃的實施,他們去海地的第一單出口已準備交貨。“我們負責按客戶要求的尺寸定制材料,其余由國外合作伙伴和服務終端打交道。”李兆慶向記者展現了一家小企業在“世界是平的”時代的生存發展之道。
國內、國外市場“并駕齊驅”,“澤豪”的目光放得更遠。“高端節能產品被市場充分接受還有個過程,但經過數年堅持,我們已越來越有自己的底氣。比如同一建筑面積的辦公大樓,用上我們的門窗空調耗電要少45%,這樣的數據是最有說服力的。如果高耗能的公共建筑普遍使用節能材料和產品,那我們的未來會怎樣?”李兆慶笑得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