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派家具市場趨于飽和、家具企業競爭如火如荼之時,四川門窗行業的發展卻呈現不溫不火之勢。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塑造品牌、完善和改進渠道建設,提升整體實力是門窗企業立足市場、增強市場“免疫力”的重要著力點。只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就不懼怕未來市場蕭條的出現,“川派”門窗企業也期待著“破冰”之后真正的“回暖”。
年終歲初之際,“川派”門窗企業除了總結2010年的經驗之外,也開始展望未來市場。
大環境下的觀望與彷徨
在已經過去的2010年,門窗市場變數不斷,企業也隨之在生產、銷售等方面進行了調整。從廠家的角度來看,2010年物價上漲、樓市成交量縮小,原材料、人力成本上漲,最終導致廠家成本增加。從經銷商方面來看,成本的上漲必然導致產品進價上調。同時,經銷商數量的不斷增加,也造成了終端市場空間的壓縮、銷量和利潤的下降,繼而導致門窗市場的重新“洗牌”。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經歷了前兩年經濟的急漲與急跌之后,消費者開始變得更加理性。具體到門窗產品消費上,不少消費者開始將目光從價格上抽離,產品的樣式、環保性等都成為其選購時考慮的重點。因此,廠家和經銷商應更加警惕市場需求的變化,緊抓消費者需求,以高品質和服務來贏得市場。
總的說來,2010年,廠家、經銷商、消費者都處于觀望與彷徨中。
“城鄉一體化”下門業市場仍看好
成都天天木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鄢忠先生表示,整體來看,2010年門業競爭更加激烈。受大環境的影響,企業的銷售業績,在一定階段呈現下降趨勢,但是,大趨勢是好的。
有跡象表明:2011年房價仍將持續上漲。以高端樓盤為例,北京、上海等區域的漲幅不很大,而成都、重慶這樣的二線城市,房價還將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在“城鄉一體化”的背景下,很多農民轉移到城市,增加了很多潛在客戶。鄢總提到,許多失去土地的農民更愿意到城市中來,這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其一,城市生活環境的舒適性;其二,城市教育水平高;其三,城市機遇更多、商業信息多。這些優勢將吸引更多的人口遷移至城市,他們也將是未來門業的潛在客戶。因此,門業市場整體依舊被看好。
內銷市場“川派”門企占優勢在家居行業大環境不利的情況下,眾多企業轉戰國內市場,不僅進行內銷,有的更是轉移了生產場地。鄢總說:“現今形勢下,一個企業不僅要看重區域市場,更要放眼全國市場。”從這方面來講,四川的企業相對于沿海企業來說具有一定的優勢。
大邑縣預備在大邑沙區工業園開創一個中國西部門業之都,并邀請北京的專家等助陣。而目前,浙江永康等沿海城市的企業也有意往西部遷移。盡管他們的到來將給成都門企帶來競爭。不過,“近水樓臺先得月”,天生而成的地域優勢提高了當地企業的競爭力。同時,沿海企業進軍西部市場后,其成功的管理模式、經驗、人才的轉移等都可以給成都門企提供借鑒。未來,在沙區建立之都既是對沿海企業轉戰西部的論證,也是西部內地市場擴大化的驗證,更是“川派”門企在內銷市場上對自身地域優勢的積極運用。
不懼過冬,期待“回暖”
優勝劣汰是市場不變的規律。隨著消費者品牌意識的提高以及消費理念的更新,市場對企業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加之國家對產業的調控,要求企業不斷向高端化發展等,這些都將導致部分不堪重壓的企業被淘汰。
在市場蕭條等不利狀況下,企業必須積極面對。成都天天木業鄢總表示,2010年,天天木業主要進行了基礎建設,維護產品的競爭優勢,培養優秀的企業人才,并進行團隊磨合,積極進行市場推廣工作。2011年,成都天天木業將進入品牌發展“快車道”,全面出擊全國重點城市,積極搶占木門市場份額和終端客戶。為了做好“戰斗”的準備,他們從2010年12月底起,開始著手拍攝企業形象片,研發新的款式,加大宣傳力度,并積極籌劃2011年4月的北京門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