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央視播放的電視劇《闖關東》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刻畫豐富、歷史脈絡清晰,在公眾中引起良好反響,獲得了超高的收視率。該劇劇情之所以跌宕起伏,主要在于,《闖關東》 52 集大戲中分別描寫了老朱家四個不同時期的闖蕩生活,在不同時期遭遇不同的對手和困難,因此也糅合了不同題材劇的元素。
第一個時期是在老金溝,主要對手是以大丫頭為主角的官兵和土匪,故事圍繞著淘金、運金展開,這個時期是老朱家的開荒時期。如果單獨來看這部分故事,可以算是一部中國的“西部片”。淘金、荒原、廝殺、土匪,美國西部片的元素在這里都有。
第二個時期是在放牛溝,主要對手是村中的韓老海,這一部分情節更像一部“鄉村愛情片”,主要講述了老朱家三個兒子愛情征途中的坎坷經歷。雖然其中的感情故事較為樸實無華,但是真切感人。
第三個時期是進入哈爾濱初期,主要對手是同在一條街經商的商霸潘五爺,潘五爺欺行霸市,擠兌山東人,勾結土匪,老朱家和老潘家在商業戰場中斗智斗勇、明爭暗斗,算是一部精彩的商業爭奪片。
第四個時期是潘五爺離開哈爾濱以后,老朱家的對手換作了以森田為首的日本人,搶奪礦產、保衛家園,與日本人頑強斗爭,直到東北失陷、傳武英勇犧牲,老朱家重新開始闖蕩。這部分愛國情節濃厚,堪稱一部抗日愛國片。
該劇中的每個時期都凸現了老朱一家不畏艱險、勇于開拓的歷史精神,同時也是濃縮演繹了中國人在艱難歷史時期不屈不撓的精神面貌。
作為一名房地產從業者,在觀看該劇的同時,也漸漸發現了該劇中隱隱約約埋藏的一條地產發展脈絡。
中國人自古以后就有濃厚的土地情結,在拓荒創業中,當然不會忘記置辦土地和房產,在《闖關東》中也不例外。之所以山東人大批離開山東到東北,就因當時山東大旱、兵荒馬亂,生活不下去,而東北地多人少。老朱到關外闖,首先是想置辦一些土地,置辦土地必須有資本,因此去老金溝淘金,老朱用生命換來的金子在放牛溝置辦了一些土地和房產,老朱一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業生活。
農業勞動創造的利潤小,但是比較適合在最初資產少的情況下。在資產累計一定之后,老朱家到哈爾濱開始從事商業活動,開辦了山東菜館和貨棧。商業利潤遠遠比農業生產大得多,但是由于老朱家從事的是初級商業,并不是現代商業,因此也只是過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并不能成為財團,劇中的黃老先生應該是一個大財團,一出手就借給了傳杰 60 萬銀元。在獲得資金支持后,老朱家又進入了工業領域,開始開辦山河煤礦,在資本的驅動下,大量利潤產生。
從置土地到開菜館再到挖礦山,正是實現了發展的三級跳,農業 — 商業 — 工業,這正是人類發展和房地產發展的主要脈絡。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更多從事的是工業地產和現代商業地產,大量財富從中涌現,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展。雖然地產業早已經脫離了《闖關東》的那個時代,但是該劇所體現出的開拓進取、愛國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大力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