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職業調查中,有22%的人覺得做銷售“太辛苦了,壓力又大,我不喜歡”。特別是身處市場一線的銷售人員面臨很多壓力,甚至積累成痛苦。南風化工集團的陳斌先生針對這種狀況提出了“快樂銷售”,與米盧提出的“快樂足球”有異曲同工之妙。
背景:壓力鑄就六道“緊箍咒”
我所在的公司銷量下滑,同時出現了六道“緊箍咒”——
面對市場危機,銷售人員對市場資源配置的權力相對較小,遏制了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面對激烈市場競爭只是無奈;
信息溝通制度不規范,銷售員面對自己無力解決的問題,不能及時得到公司的幫助和指導,工作做不好,產生怨尤;
知識與技能欠缺,不知道如何管理客戶,很多時候變成了催款員,不是做市場,而是做買賣。銷量越做越小,工作越做越困惑;
激勵制度是保證銷售任務完成、調節銷售人員積極性的重要手段,應公平、公正、切合實際,而當時的考核制度還不到位,普遍產生不公平感;
銷量好的時候收入沒有增加,銷量下滑了,付出更多了,收入卻少了,銷售人員感到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普遍產生了辛苦不被承認的委屈感與業績不能提升的失落感;
公司簡單地以銷量為標準淘汰銷售人員,沒有很好地結合市場實際情況,銷售人員失去了安全感。
當時的種種跡象表明:銷售人員的情緒與狀態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面對這種局面,我們提出了“快樂銷售”工作理念。
突破:細節操作贏得快樂
那么,我們如何做到“快樂銷售”呢?
第一,領導做榜樣打造快樂參照系
從領導層做起,打造一個態度參照系。作為人際關系的協調中心,領導層以自身做榜樣帶動團隊成員的快樂心態。我們要求各區域的銷售經理,不能簡單地向銷售人員要銷量,而要蹲點帶班,當好一線銷售人員的老師、助手和榜樣,“逼”著銷售人員端正工作態度,改變以往的工作作風。
第二,工作習慣奠定快樂基石
建立嚴格的考核獎懲制度,讓銷售人員的工作業績及時、公平地得到認同和激勵,是我們建立快樂工作態度的重要手段。另外,考核制度不是單獨以銷量為標準。我們明確地告訴銷售人員,我不管你銷售多少,我一定要管你做什么和如何做。只要你做得好,銷量不好也不是你的錯,并照樣能得到公司的承認和獎勵。于是,銷售人員在精神上解除了“銷量”這個巨大的枷鎖。這個措施,促使銷售人員能夠認真對待銷售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培養銷售人員的良好工作習慣,為快樂銷售打下了堅實基礎。
第三,雙回路反饋實現快樂溝通
我們把所有的信息都匯總到一個交流平臺上,利用“雙回路信息反饋模式”(如上圖),讓銷售人員、客戶、決策者、執行者都能夠共享各種市場信息,從而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交流環境氛圍。
在每一項銷售工作中大家都能理解怎樣做、為什么這樣做,這也是調整人員心態、促進人員態度改變的一項基礎工作。
第四,自我解決問題提升快樂價值
我們要求管理層、督察層不準帶著問題下市場,而是要到市場后再去發現問題,把自己發現的問題與下級匯報的問題進行對比分析,并在共享信息平臺進行充分的溝通交流,及時地從中找出正確的應對策略,探索出正確的工作方法。最后,大家都認為這種方法是自己想出來的,而用自己想出來的方法創造出好的成果,更讓銷售人員感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與提升。
第五,自由辯論找到輕松做事航標
通過定期的辯論,以正確的認知為引導,改正銷售人員原有的錯誤認知,促使銷售人員的態度轉變,積極地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使工作變得更順暢、輕松。事實上,認知是行動的指南與動力,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才會感受到快樂。
第六,業務培訓為快樂工作充電
許多觀點認為,銷售職業生命周期較短。相比之下,培訓則是延長職業生命周期和提高團隊戰斗力的最佳手段。我們發現,加強銷售人員各項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訓,可以使銷售人員輕松、快樂地完成各項工作。
知識的培訓主要靠外腦,可以聘請專業人員進行系統的營銷知識培訓。而技能的提升主要靠實戰,要不斷地進行銷售人員的交流與互動學習,讓業績差的到業績好的區域進行跟班鍛煉。
第七,控制細節把握大局是關鍵
在“快樂銷售”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工作流程和過程的研究和控制,其關鍵是一個“細”字。“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要結合實際情況,細分市場、細分指標、細分客戶、細分人員、細化辦法。把總的任務細分到每個區域、每個客戶、每個人員的每一天。把大任務分解成小任務,也就化解了任務的壓力。把困難的事情細分成簡單的事情,從而降低工作的難度。當我們做好了每一個細小的事情,就在不知不覺中辦成了大事,過程做得好,結果一定好,做好了事情誰都會感受到快樂。
我們推行“快樂銷售”理念與做法后,取得了卓越的成效,銷售業績不斷提升,銷售人員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當時,安順、畢節、興義等區域的銷售人員一度沮喪到極點,最后銷售部派專人到這些區域蹲點,積極推行“快樂銷售”的做法,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這些區域不僅恢復了銷量,而且在此基礎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