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英國首相布萊爾為振興英國經濟,提議并推動成立了創意產業特別工作小組。這個小組于1998年和2001年分別兩次發布研究報告,分析英國創意產業的現狀并提出發展戰略;1998年,英國創意產業特別工作組首次對創意產業進行了定義,將創意產業界定為“源自個人創意、技巧及才華,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行業”。根據這個定義,英國將廣告、建筑、藝術和文物交易、、設計、時裝設計、電影、互動休閑軟件、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件、電視廣播等行業確認為創意產業。
今年國內影視藝術的創意成功的巔峰制作應該首推《色戒》和《士兵突擊》,它們的炒作技巧堪稱經典,其策劃可謂緊緊抓住了消費市場的需求,筆者就此加以簡單的分析如下。
《色戒》故事情節非常簡單,也不扣人心弦,通俗的地說,“中心思想”不明確,“段落大意”也不清楚,甚至引起愛國與否的激烈爭論,其成功的策劃創意就在于利用人們的獵奇心理。
在沒公映之前,大勢宣揚裸露鏡頭有多少,裸露尺度有多大,首先在人們的心里就造成了一種“欲望”。難道制片、導演真的不知道文化部的審片標準?拍出如此多的性愛鏡頭能過得了關?不,他們裝傻,目的只有一個——刺激人們的獵奇欲望。
公映后,稱被審片剪掉了多少時長的鏡頭,進一步加大炒作力度,然后通過別的渠道有意或無意把被刪減的內容進行傳播。
至此,整個策劃和炒作就完成了,動機和目的全部達成。
《士兵突擊》的炒作技巧則選擇了相反的路線。
第一,人們都喜歡看男歡女愛的東西,我偏不給你看,連一個女人也沒有。這在近20年來的影視劇中是比較特殊的個案,就這一點足夠吸引人眼球的。但光靠這點肯定不足也完成炒作的任務,必須有更煽情的賣點來輔助運作。
第二,有明確的“中心思想”——不拋棄,不放棄。中國人的團隊精神是世界所有民族中表現最差的,通過對“不拋棄,不放棄”主題的一次又一次的渲染,容易激起觀眾的共鳴。
不同的題材,不同的炒作技巧,都凸顯了創意的力量,無疑都走向成功。
無論經商的還是創業的朋友,你不能從中悟出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