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18日上午,五糧液一年一度的經銷商大會在酒城宜賓如期舉行,來自全國不同地區的五糧液實力派經銷商匯聚一堂。在環形的會場中舉目四望,記者驀然發現:散坐八方看臺上的來賓,許多曾經熟悉的面孔沒有跳進我渴望的眼簾;專賣店的代表一個也沒有來;原來據說有700人參會的經銷商,最少也打了個六七折;透過會場樸實的布置格局,我多年來養成的職業敏感告訴自己:白酒大王要變臉了!
剛拍了幾張照片,嬌氣的數碼相機突然失靈了。一番焦躁的擺弄告吹后,我只有乖乖的沉下心來,傾聽會議……金六福、瀏陽河、熊貓等幾個大品牌經銷商匯報完后,五糧液掌門人王國春的聲音在會場上空響了起來。撇開種種對年度工作的總結,我的耳朵捕捉到了幾個關鍵字眼:明年五糧液重點做終端。在后面一系列的講話中,王國春一再提到,五糧液要重視終端,要在終端宣傳五糧液的優勢,因為終端才是真正的購買地點。
對于一向在白酒業霸道得近乎傲慢的五糧液來說,能夠放下架子沉下心來做別的品牌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真的需要拉下臉面的勇氣。
之前,五糧液憑借買斷經營的品牌擴張策略,大量吸引業內外零散資本的迅猛加盟,如同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一樣合縱連橫,兼收并蓄,很快就在全國范圍內構筑了“白酒帝國”恢弘壯闊的勢力版圖,迅速壯大了自己的品牌陣容,一舉奠定了“白酒大王”的霸主地位,把具有“國酒”頭銜的茅臺遠遠地甩在了身后。但是,快速發展后的五糧液沒有適時很好的整合旗下品牌,導致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有所分散,個別子品牌的光輝還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母品牌的風采。品牌文化的貧瘠,在廣告投放上也可見一斑。這些年來,五糧液很有魅力的廣告極為少見,終端促銷之類的活動更是難得一遇,完全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殊不知品牌文化的渲染,大多是在潛移默化中完成的。即使國外的世界級超級品牌,也不時有感染力很強的廣告與消費者“親密接觸”,而且表現方式大多趨向藝術化與人性化。終端促銷并不是一種低級的傳播方法,恰恰是一種積極有效的品牌宣導方式。讓產品始終與消費者保持一定頻次的照面率,可以最大限度地拉近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使品牌從理性到感性全方位的進入消費者的生活與心靈。盡管2004年五糧液取得了160億的銷售業績,繼續保持行業霸主的地位,但如果上述提到的幾點貫徹得到位,即便有“產品漲價”的過渡緩沖因素,五糧液的銷售勢頭也絕不僅僅如此。
“現在時”的五糧液,除了茅臺與劍南春的逼視外,緊追在后的更有水井坊與國窖1573,高檔酒的利潤空間面臨空前的擁擠。從五糧液專賣店沒有代表參加會議來分析判斷,去年專賣店的業績一定不是很樂觀;過去許多業績不錯的經銷商沒有被邀請到會,也可以得出“今不如昔”的概算。王國春放言2005年五糧液要做終端,當然不是說說就算了的。終端是個“牽一動百”的系統工程,五糧液出手要做,勢必有一系列的廣告與活動配合,全國五糧液涵蓋的市場那么大,跟著五糧液后面轉動的單位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終端是個老得掉牙的話題,卻也是個最實在的去處。無論你的產品高貴還是卑微,都得如照相在顯影盆中顯影一樣再現自己的本來面目。產品的價值,必須在終端這一環以價格的形式得以體現。沒有消費者來購買你的產品,品牌再好也是徒勞的。終端雖然大部分拿捏在經銷商手里,但是沒有廠家參與的終端,再優秀的經銷商也是吃不透的,他們面臨的鴻溝與臨界點,只有聯手廠家才能跨越。2005年的終端,必將因五糧液的介入而風生水起!
居安思危的五糧液,能夠放下大王的架子,挑起大哥的擔子,真的是找到了另外一條超越自我的路子。這種腳踏實地的轉變,需要企業家擁有務實的態度、高瞻遠矚的眼光與博大的胸襟。可以這樣說,五糧液這種審時度勢的轉變,標志著五糧液從戰略到戰術上的重大轉變已經開始,霸業彌堅的戰線將會進一步得到有效延伸和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