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次貸上載了大跟頭的世界金融勢必會汲取到很多教訓,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將形成以優質實體經濟為主體的新一輪投資取向,在公眾逐漸對對沖基金的貪婪與不負責任心懷怨恨的同時,自然會倒向巴菲特更為務實的抄底實體經濟投資。
那么,順著這條現在或是未來投資取向主流觀來看,就需要企業必須加大自身優質資產的打造與管理。
平衡取舍之道
想當年經濟形勢大好時,企業的兼并與擴張成了主流,部分企業主更是直接將盈利投向了發熱發燙的股市、樓市。結果,危機驟現,瞬間大筆財富灰飛煙滅。在痛苦、懊悔之際,必須要快速平衡取舍,舍棄盈利困難或虧損的產品與領地,集中所有資源為優質資產服務,快速放大,快速出擊,此時企業的所有動作一定要以“快”為核心。包括我們前文提到的雷士在“快”字訣的運用上就很值得去研讀和效仿。在其他對手尚處療傷和收縮過冬時,打一次漂亮突襲戰,占據有利的戰略高地。
說到這里,有一個基本概念我們還未統一,到底何謂優質資產?優質資產最好簡單的理解為:企業自身最具實力、最易掌控的領域。概念一但理解復雜很容易壞事。此時一定要以自我為主,不能對自己失去信心而去市場獲得什么取舍之道,市場什么賣的好就去做什么,那顯然是一條不歸路,因為你不熟悉,那很可能又是一個看起來很美的陷阱。正確的方法一
定是我最擅長什么就去集中精力做什么,才會快速取得優勢,擺脫困境。
把坑挖得再深些
把你所占據的市場要沉下心做精做細,采取深挖墻才能廣積糧的策略,亂世中奪天下的最基本做法,千萬不要急于擴張地盤,這個冬天一但擴張很容易成流寇,被人在屁股后面追著打。你根基扎得牢,其他人想進入會花費很大代價,別人一看代價過高,扒拉下手指頭覺得不劃算,很可能就成為你一個人的大餐。
細分新行業概念
這里我為什么要說是新行業概念而不是行業新概念,概念滿天飛的時代概念很不值錢,說的天花亂墜還是沒人埋單,千萬不要為了吸引投資就去努力制造行業內的新概念,實現概念上的繁榮。跟投資者玩這,有點小兒科了。
實實在在的去研究行業需求,再成熟的行業也會出現需求上的空白,也可以去進一步細分和創造需求,市場從來就不是鐵板一塊。行業大佬們經常強調市場成熟度,就是怕有些小混混捉住市場空隙進去攪局。比如啤酒業,有傳統啤酒、扎啤、鮮啤、黑啤、淡啤,想想還可以細分嗎,好像不能了,再想想,菠蘿啤!一出現馬上風靡一時。
所有的行業都可以這樣去細分,一旦細分成功并用自己原有的渠道快速推向市場,坐了細分市場的頭把交椅,吸引資本投入就成為無限可能。做不到,則離投資無限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