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家帶著雇傭的長工外出割草。收工回來時,天已經黃昏了。回家的路上,他們路過樹林,沒料到,碰上了一只熊!
這太出乎意料了!東家和長工都嚇傻了,站在那兒一動也不能動。熊低低地咆哮了一聲,撲了過來。東家的魂還沒收回來,“哎喲”一聲還沒喊出來,就已經被熊撲倒在地上。
東家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熊嘴里刺鼻的腥味嗆得他直想嘔吐。他掙扎著喊他的長工:“斯捷潘,救命啊!我的好伙計,我的好人兒,快來救救我……”
熊看見獵物在掙扎,狂怒地用巴掌把東家翻轉過來,又撥弄過去。它在尋找一個好下口的地方……
聽見東家的呼救聲,長工飛快地拿起大斧頭,沖了過來……
熊認為東家肥胖的脖子是可口的地方,張開血盆大口,就狠狠地咬下去……突然,一個猛烈的打擊使熊抽搐了一下,站直了起來。原來,就在熊快要咬著東家的時候,長工掄起斧頭,砍進了熊的脊背。緊接著,他一斧頭砍掉了熊的半個腦袋,接著又用鋼叉刺穿了熊的胸口……
熊倒下了,東家得救了,驚魂未定,就破口大罵:“你這個笨驢,傻里傻氣地笑什么?瞧你,亂砍亂戳的,把好好的一張熊皮弄壞了!”
長工被罵呆了。他搖搖頭心想:“人哪,在危難中會感謝恩人;危難過去了,反到責怪起恩人來了!”想到這里,他又搖了搖頭,拿起了斧頭和鋼叉,什么也沒說,走了。
點評:寓言中的“長工”出走的原因是“東家”為了否定長工的救命之恩,吹毛求疵,以弄壞了一張熊皮而大加責備,“長工”的心被傷透了,這樣的“東家”不值得跟隨,只好“跳槽”另謀高就。不少的民營企業家心胸狹隘,與初創的合伙人或“元老”只有共患難,不能共富貴,過河拆橋者比比皆是。為了避免“元老”們與自己分享創業的成果與利益,“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找個莫須有的罪名將老員工炒掉或勸其辭職。經過了艱辛的初創之后,民營企業為什么做不大?大部分的原因是“內訌”或“后院起火”,這往往都是創業者與創業團隊無法“共富貴”造成的。“苛富貴,勿相忘”雖然說是帶有一些封建色彩,但是對如今的民營企業創業者來說仍然有著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