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節有三天假期,相當于一個“小黃金周”了,從來不缺創意的家居行業在此期間自然不會放過任何機會,促銷活動層出不窮。有居然之家總裁汪林朋與久福衛浴董事長劉東坡聯手簽售,有紅星美凱龍舉行“滿3000返800”促銷……總之,假日里,無論您去哪個賣場,總能看到人頭攢動的地方,一派繁忙景象。這些促銷活動是廠商消費者都樂意見到的,消費淘到了便宜貨,廠商手里抓了一大把的訂單,何樂而不為?
縱觀這些此起彼伏的營銷活動,無論是老總親自簽售,還是營銷員自個兒攬客,都離不開拿“價格”二字說話。直截了當地宣稱低價、特價、折扣價不說,老總們來了,大筆一揮,送給消費者的禮物自然是白花花的銀子:價格低了,錢付得少了,消費者也就得實惠了。打折,似乎是這個春季里企業們永恒不變的制勝法寶,似乎一打折,產品就大賣特賣,市場就紅火一片。
然而,打折也是幾多歡喜幾多愁。久福搞個3折,引來老總手都簽軟;愛依瑞斯董事長一亮相,消費者排起了長隊;TATA 木門搞個視頻簽售,服務器會被訂單擠破。但是,記者在一些賣場里的展位上,看到盡管許多木門前都貼有“超低價”、“賠本價”、“一折酬賓”等標簽,卻仍然是門庭冷落、乏人問津。
消費者反應:“即然是打折產品,當然首選品牌,如果我們對某些品牌沒有印象的話,那么它就絕對不在我們的考慮之列,別說打折,就算白送,我也不敢要,畢竟木門是天天和人相處的產品,搞得不好廉價搬回家的就是一個“空氣污染器”!”
由此可見,打折的背后,是家居行業品牌與非品牌的較量。那些品牌知名度不高的木門,即使是真的虧本大處理,消費者也不見得買帳,所以說品牌打造是行業必展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