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個月,訂做的實木復合門終于到貨了,但王女士的丈夫打開包裝一看,卻發現里面竟然是用紙填充的,這讓他們在氣憤之余又有些無奈。
反映:實木復合門里全是紙
王女士在昌潤路新買的一套住房交工了。因為著急裝修,5月底,王女士和家人來到香江光彩大市場,為新家選購一套合適的木門。
走進一家木門專賣店,店主在聽完他們的要求后,便向他們推薦實木復合門,“他說這種門以實木為主材,外面加一層密度板,非常耐用,價格也比實木門實惠。”王女士說,店主還拿了一塊樣品讓他們看。聽聽店主的介紹,再看看樣品,王女士心動了,隨后以800元/扇的價格訂做了三扇門。
6月27日下午,店主把王女士訂做的木門送到新房。晚飯后無事,王女士的丈夫突然想起來曾經聽別人說,有些木門的里面填充的不是木頭,而是紙,他決定打開自家的木門看一看。
“門的邊上有很多洞,我就拿著改錐往里面捅了一下,開始還遇到點阻礙,誰知道一使勁,竟然捅透了。”王女士的丈夫說,他又換了一根長筷子試了一下,情況也是這樣。隨后,他拿著手電筒往里照,發現能看到的地方都是紙。“也就是邊上有七八厘米厚的木頭吧,當時店主說里面全是木頭填充的,還讓我們看樣品,沒想到最后成了這個樣子。”
調查:價位決定了里面的填充物
7月1日上午,聊城晚報記者來到王女士所說的這家商店。“那個價位的木門,里面填充的都是蜂窩紙。”該店主告訴記者,他所代理的品牌走的是平民路線,價位一般在600—900之間,這個價位的門里面如果填充木頭的話,廠家不僅掙不到錢,還會賠錢。此外,該店主告訴記者,他只有兩款實木復合門里面填充的是木頭。
隨后,聊城晚報記者在香江光彩大市場發現,實木復合門的價位從四五百至兩千多元不等。一位店主告訴記者,“價位決定了里面的填充物”。
調查中,記者發現用蜂窩紙填充實木復合門,在整個木門行業中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主要針對的是一些低消費的人群。“里面用實木填充的話,價位不可能低于1400元。”一位店主告訴記者,用蜂窩紙填充的門,一般用三五年是沒有問題,使用時間過長,尤其是受潮的話,門就會變形。“在銷售時,多數經銷商都不會告訴顧客門里面是用蜂窩紙填充的。”
如何區分木門里面的填充物是蜂窩紙還是木頭?一品牌木門專賣店的孫女士說,首先是看重量,用木頭填充的門重量比用蜂窩紙填充的要重;其次也可以聽聲音,蜂窩紙中間都有一定的空間,敲起來聲音比較響。
部門:合同內容一點要詳細
木門在家里放了四五天,應該如何處理,王女士和家人一時也拿不定主意。“他(店主)說如果我們加錢的話,可以更換,但不能退貨。如果我們換別的木門,就意味著還要再等一個月。這個規定是不是霸王條款?”王女士拿出訂購木門時的收據,記者看到上面只是注明了收到訂金的數額。隨后,記者咨詢了市工商局12315消協熱線的工作人員。
“王女士手上的收據只能證明她在哪個店里購買的,不能證明她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一位工作人員解釋說,王女士無法提供購門時店主承諾里面是木頭的證據,因此他們無法受理此案件。此外,該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把相關的要求、規定盡可能詳細地寫進去,以便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