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北京施行的門窗節能標準值為K值2.8,相當于德國1984年的標準。天津擬定的節能標準為K值2.6,河北省擬定標準為K值2.5,重慶擬定的標準值為K值2.2。北京很多門窗企業都打著節能門窗的旗號,但采訪中部分企業卻表示不知道K值的規定,有的企業認為這個規定形同虛設。盡管目前北京門窗節能標準只相當于德國20多年前的標準,但是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而其他地區擬定的高于北京的節能標準,實際上也難以實現。
2010年7月4日,國務院取消行政審批項目中包括了“第48項,建筑外窗生產許可證審批項目”。據業內人士反映,這項政策出臺降低了門窗行業的門檻,使北京具備合法生產資質的企業由約500家擴大到1000家左右,節能門窗的質量更加難以保證。
我們認為,短時期內全面提高門窗節能標準難度相當大,可以分步驟、分階段、分區域逐步推開。首先可以從城市新增建筑、機關單位、公共建筑開始推廣節能門窗,逐步樹立節能門窗的示范效應。由實力較強的先進企業組織籌建行業協會,對產品節能標準和工程質量進行把關,政府質監部門通過協會來推進和提高節能門窗的普及和改造。在節能門窗的實際推廣中,企業資質和產品質量非常重要。因此,在制定行業標準和評級企業信用時,企業自發組成的協會應該起主導作用,這更有利于推動產業升級和發展。
同時,應根據國內產業發展實際情況制定門窗節能升級戰略,防止門窗節能標準在執行環節與監管脫離,導致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
節能門窗行業的發展水平將最終決定我國建筑門窗的節能水平,我們建議國家從五個方面扶持門窗產業升級換代、發展壯大。
第一,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明確歸口管理部門和管理職責。首先明確節能門窗企業的歸口行業進而主管部門,營造良好的企業發展環境,這將保障各項政策措施能夠落實到位;其次,從行業戰略角度制定節能門窗發展目標,引導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淘汰落后產能;最后,將節能門窗產品列入節能產品目錄,拓展“墻改辦”職能使其肩負門窗改造的職責。
第二,扶持企業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針對節能門窗行業所需的林業、材料、工業設計等提供支持,對建立研發中心和培訓基地的門窗企業進行貼息等財政支持。節能門窗技術系統的研發還需要深厚的科技基礎和實力作支撐,在我國節能門窗產業發展嚴重落后的情況下,亟需政府扶持以加快產業升級,提高產品技術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