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大廈的玻璃幕墻,看上去很美,但是近年來頻繁發生的玻璃自爆事件卻給這美麗的幕墻蒙上了一層陰影!昨天上午7時左右,天一商圈旁環球中心36層兩塊玻璃幕墻自爆墜落,在方圓近100米范圍內下了一場“玻璃雨”,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玻璃雨”從天而降
網友“國濱_Goubin”昨日上午發微博稱:“環球中心連續幾天多塊玻璃落下,直接威脅人身及財產安全。”該網友姓李,他的車就被那場“玻璃雨”砸了個正著!
“我向保安要了頂安全帽,過去開車,當時碎玻璃還在往下掉,整條街都被封鎖了,車子的保險杠也被擦傷。”李先生稱,他今年2月開始一直住在環球中心,“這里三幢樓都掉過玻璃,臺風‘海葵’期間我親眼看見掉下來3塊。”
記者了解到,其實“玻璃雨”早已是環球中心的“常客”。早在2010年10月26日,一塊玻璃幕墻從在建的環球中心20多層掉下;2011年7月26日,正在交付的環球中心幕墻爆裂,從21樓高空降下“玻璃雨”。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現場,看到環球中心車轎街一側已拉上警戒線,值班保安均帶上了安全帽,在地面上還能看到很多玻璃碎片。據悉,這些玻璃碎片是由36層高的兩塊玻璃窗幕墻爆裂而降的,其散落范圍方圓約有100米。
隨后,記者就此詢問了相關管理人員。一位姓陸的管理員記者:“事故發生后,我們立刻圍起了警戒線,做好防范措施,并向玻璃廠商送樣檢測查明具體原因。”經理助理朱小姐則向記者表示,上午公司已召開會議通報事故情況,“聽工程部技術人員說,玻璃幕墻本來就存在千分之三的合理自爆率。”
千分之三自爆率 并非無解
自爆率千分之三,是否真的“合理”?記者隨后展開了調查。
“所謂‘合理’,就是說這個概率符合行業標準,也在國家相關規定允許范圍內。”曾多年從事玻璃幕墻安裝的陳工程師告訴記者,自爆也稱為“玻璃癌癥”,是鋼化玻璃固有的特性,無法避免。“實際生活中,自爆率一般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左右。”
但在寧波市建樂幕墻設計院的徐院長看來,千分之三的自爆率,其實“并不科學”!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每一千塊鋼化玻璃里就有三塊隨時會發生自爆。他告訴記者,引起鋼化玻璃自爆的“罪魁禍首”是原片玻璃里的硫化鎳!但因每塊玻璃型號、工藝、質量、面積等差異,“千分之三”說法過于籠統,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比如2m×2m的自爆率肯定比50cm×50cm的自爆率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