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鋁價跌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最低點的慘淡背景下,第二十七屆國際鋁業大會日前在莫斯科召開。
盡管當前行業不景氣,但世界最大鋁生產商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指出,全球的鋁需求前景仍然比較樂觀,俄羅斯本土和中國等國家的需求仍有明顯的增長空間。在自身從供給端進行減產限產、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俄鋁敞開大門,期待與中國伙伴進行合作。
鋁價低位徘徊,需求前景仍然樂觀
數據顯示,到今年9月初,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鋁價格比近5年來的最高點下降了約40%。參與國際鋁業大會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當前的價格水平上,全球約有32%的鋁產能處于虧損狀態。
根據全球主要鋁生產商公布的數據,上半年企業的盈利均較去年大幅下滑。俄鋁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僅為370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為7.79億美元;美鋁第二季度凈虧損1900萬美元,遠低于去年同期3.77億美元的凈利潤;力拓鋁業務今年上半年的利潤也僅為2400萬美元,同比減少了93%。
俄鋁首席執行官奧列格·杰里帕斯卡認為,鋁價持續下跌并在低位徘徊,主要原因是產能過剩和高庫存帶來的壓力。為保持競爭力,鋁行業需要適當地限制產量,尤其是淘汰落后產能。
據了解,自2011年6月份至今年9月初,全球主要鋁生產商宣布的減產總量約為150萬噸,約為全球總產能的3.2%。今后一個時期,全球鋁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可能進一步下降至78%—80%。從歷史經驗來看,如果全球鋁行業的產能利用率降至75%—78%,有望使鋁價上升25%—50%。
對于全球鋁消費市場的需求前景,俄鋁戰略發展及股票部副新政總裁奧列格·穆哈麥德申仍然表示樂觀。他預計,今年全球鋁消費量將比去年增加約6%,至4750萬噸,2012年—2015年的消費量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7%,到2015年增至5820萬噸。尤其是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鋁消費大國,未來鋁的需求量仍將進一步增長。
鋁土礦資源豐富、電價低,期待中國企業投資
本次國際鋁業大會專門設立了一個名為“中國!中國!中國!”的分論壇,探討中國鋁行業發展前景。
面對鋁價低迷和行業盈利壓力,俄鋁的負責人指出,中國鋁工業將面臨持續的高能耗、產能過剩、節能減排等問題,必須加大力度關停落后產能,優化行業結構。而與中國的同行相比,俄羅斯的鋁行業在電力和原材料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值得中國投資者考慮。
在俄鋁位于西伯利亞地區的鋁廠,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當地投資建設鋁項目有三大優勢。一是低成本的水電供給,該地區的電力供給已過剩1400萬千瓦,并且有540萬千瓦的水電項目正在新建之中。中國鋁行業的電力供給結構為火電占84%、水電占16%,而俄鋁的電力供給結構為水電占86%、火電占2%、其他占2%,不僅能源成本低,節能減排的效果也更加明顯。二是鋁生產所需的原材料資源充足,該地區優質鋁土礦儲量高達19億噸。三是地理位置優越,從俄羅斯遠東海岸的港口到中國上海的水路運輸只需4—8天。
“中國企業如果在俄羅斯建廠,可以通過鋁產品出口的方式,把俄羅斯低成本的能源出口到中國。”穆哈麥德申說,中國對于俄鋁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目前已經有中國公司表現出在西伯利亞進行投資的興趣。為了更進一步貼近中國市場,俄鋁還在不久前加入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不過,與會的中國鋁企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在西伯利亞投資鋁項目盡管有成本等方面的優勢,但中國企業對俄羅斯的投資環境不熟悉,實際的合作仍需更多的交流和溝通。